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有媳妇不睡是有疾病吗  (第2/3页)
文帝约定过的太学上舍群策考核之日。    当今太学上舍总计五十人,为太学三舍中最为优秀存在,学生需通过外舍和内舍几千人的选拔方可进入学习。    但也有例外,官家恩泽惠及,准许正三品以上官阶家中嫡亲子弟直接进到上舍。    比如陆凌彦,就得了这其中的好处。    正常来说,他能力也就一般,按照正式选拔渠道分到内舍已是勉强。可面对深知自己有多少斤两、早早就放弃走太学入仕之路的陆锦言,他就是想压过一头。    也是借着陆承厚的偏护,他总能提前得到部分考题,因而这大半年下来,陆凌彦还真在上舍站稳脚跟。    这次中期群策考核,他更是信心百倍,定要当着燕宣的面好好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,引起其注意。    这样,之后想攀上他就简单多了。    陆凌彦这么想着,走进主试的阅华堂,找到座位坐下。身边相熟的同窗与他打过招呼,看清他的样貌后又惊奇道:“陆兄今日真是好风采。”    又有几人听到这句惊叹,抬头看向陆凌彦,确实发现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。    陆凌彦平日为塑造博思好学的形象,着衣较为单调,或白或灰,头发也全部束起一丝不苟,显得成熟。倒是很难得像今天这样穿的鲜艳,还把头发散下来,显出他真实的少年岁数。    一旁好友打趣道:“陆兄这是做好准备,今日要在王爷面前大放光彩啊!”    陆凌彦只是笑笑,没附和也没反驳,还是那副随和亲近的样子。    只有燕宣在看到他那副酷似陆锦言的穿衣打扮时,在心里冷笑一声。    东施效颦罢了,他言行举止那样老套的做派,这样活泼的装扮只会显得整个人都不伦不类。    陆凌彦却毫无所觉,在燕宣盯着他看时,他心喜不已,而面上又不显,抬起头落落大方回了一个自以为完美的笑容。    燕宣:“……”    为什么他明明那么普通,却可以那么自信。    考核很快就正式开始,众人入座。    群策考试与个人笔试不同,不仅考察学生个体思考,更注重协调议论能力。五十个考生五人为一组,共分为十组,通过抽签决定顺序。试题及资料现场分发之后,考生需在一炷香时间内,得出组内共同论点并记录于纸上,时间到将记录上交。再由考官抽签点名回答阐述组内论点,一轮毕,再是自由发表个人观想环节。    这样的考核设计,最难以确定的便是组别和被抽到回答的顺序。早说的组,切入点多但可能考虑欠缺;晚说的组,能将前面人所说的纳入自己观点之中但重复性也高。    因此,这也是实力和运气的双重考量。    陆凌彦的“运气”自不必说,前三道试题的资料他先前就已拿到手,早早做足了准备。在他的带领下,其所在的组毫不意外地表现极其出彩。    只是,最后一道加分试题——州府衙门地方借债论题,相关资料都在燕宣和户部手里攥着,现在分发下去的也没有涉及到重要机密。    想来也是,关于在大燕特定时期产生的这种特殊债种,陆凌彦怎样都摸不到边,潦草翻过前代历朝,也没有太有用的参考。    但陆凌彦觉得再怎么没底也比其他毫不知情的人好些。    本轮计时结束,燕宣随手一抽,恰好是陆凌彦那组。    陆凌彦又站起来做总结发言。其实总让同一人阐述组内论点,实在不算公平之举。可陆凌彦爱出风头,其他四个人也觉得他想法最多最深刻,便也都推举他。    “学生等以为,州府衙门此种借债手段实乃偏邪,自古历朝历代不见这么不合规矩的做法。现既已发生,需快刀斩断乱麻,由朝廷出面,将这些不安分的因素拔除。”    陆凌彦一边说着,一边去瞧燕宣的脸色,就看见这位王爷的嘴角在一点点上扬。    他笑起来真的很好看,陆凌彦心跳加快,自觉说的都对,受到鼓励,连纸上记录也不看,一鼓作气将剩下的话全部说完。    “……如有在建非急需工程都可暂停,将款项银两集中还债。几年前赋税减免,上缴税收也少,如今可在正常赋税数额上加征一些,也可设立一些新的税种。总而言之,需由朝廷带头,将地方州府欠债及时填还,此等做法才可抚民心、安根本,且之后一定要坚决杜绝再有此种举债行为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