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34章 大明是谁的大明?科举要改革(已修改)  (第2/2页)
家,咱当初咋就这么蠢呢!    老朱悔不该当初。    他气呼呼的瞪着朱樉。    然后看着朱标道:“标儿,这科举改革,得马上办,早点办。”    “不然,咱不踏实啊!”    朱标无奈的点头回应是是是。    老爹不敢在朱樉面前耍横,就会欺负自己。    敢情就自己老实呗!    “老二,你看这事?”朱标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己二弟身上。    他既然说了要改革科举,自然是有办法的。    “这事急不得!得一步一步来!”朱樉摆摆手。    “你一句话就改,怎么改?能不能动一下脑子!”这话就是说给老朱听的。    老朱:ヽ(o`皿′o)?    逆子,这就是你跟你爹说话的态度?    “科举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百家争鸣,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,现在百家还有多少传承下来?”    “这些我们都不知道。”    “所以当前要做的就是先培养一批可用之人,让他们去教授知识。”    “同时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。”    “这样用不了几年,朝堂上就会焕然一新。”    朱樉缓缓说道。    “老二,你就说怎么做吧,我们完全配合你。”朱标直接道。    闻言,朱樉摸着自己下巴,仔细想了想。    “明年三月份是不是就要春闱了?”朱樉忽然抬头问。    朱标不知道朱樉为什么忽然问这个,但还是点点头。    “那就先把算学加入到明年的春闱之中。”    “为什么是算学?”朱标道。    “算学的作用非常大,但却从没有人重视过。”    “就拿户部来说,四书五经对算账有用吗?”    “一旦下面的人贪污,让精通算学的人做假账,这些只会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能看得出来吗?”    “你这个太子能看的出来吗?老头子这个皇帝又能看的出来吗?”    “在我们的生活中,处处都要用到算学,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。”    “再说了,孔圣人都提倡学算学,可是后世读书人都给忘了。”    “这群数典忘祖的狗东西!”    “还有,以后科举,要着重实用,不需要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。”    “老头子,说的就是你,八股文,那特娘的是取祸之道。”    说着,朱樉指着老朱的鼻子就骂了起来。    《明史·选举志》中记载,八股文是朱元璋和刘基订立的。    这玩意儿除了禁锢人的思想,有什么作用。    在十九世纪中后期,中华民族落后于世界,鸦片战争以后,割地赔款、丧权辱国之事连踵不断,八股选本中绝无应付此种危局之计,部分官僚搞起了学习西方技术的“洋务运动”。    冯桂芬在《校邠庐抗议》一书中提出改科举议、改会试议、停武试议、广取士议、采西学议等多种主张,要求把科举名额分一半给研习西方工艺技术科学的人才,给予举人待遇;并指责八股使“聪明巧智之士,穷老尽气,消磨于无用之事。”    由此可见,八股文对于个民族来说等于是自缚双手,是取死之道。    一想到那段屈辱的历史,朱樉恨不得将八股文发明者的祖宗十八代都给问候一遍。    可现在这是自己的祖宗十八代,所以就只能骂一骂老朱了。    老朱:o(′益`)om.    ……    ……两广总督的大明:皇上,秦王带着太子造反了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