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章一二二七 悟道 (第2/3页)
“可这毕竟是新式武器,威力很大,对族人战力提升很快。”老族长稳重地说道,“王室未必不会心生芥蒂。至少得等到王上同意跟吴国签订新的盟约,我们才好有所行动。” 蒋飞燕轻笑一声:“王上的心意不就是我们大家的心意?现在整个秦国的世家大族都在跟吴国使臣接触,订购新武器的又不是我们一家,王上难道还能忤逆众意? “跟吴国签订新盟约是板上钉钉的事,我们要做的,就是比别的世家大族先走一步,把握好先机——总不能被人甩在后面吧?” 老族长想了想,认同了蒋飞燕的论断,“天下大势滚滚而来,我们的确不能太保守,要成为弄潮儿就得有魄力。我的确是老了,家族早晚得交到你手上。” 听到这里,魏无羡已是面如锅底。 魏崇山还没决定兄事吴国呢,这些人却已经帮秦国拿了主意。为了自身的家族利益,他们何曾考虑过魏氏的尊严?这秦国到底是魏氏的,还是蒋氏的? 魏无羡转头离开。 秦国当然不是蒋氏的,但其实也不是魏氏的。 秦国是以世家大族为代表的权贵们的。 实事求是地说,只要世家大族们决定跟吴国结盟,魏氏不可能硬着脖子拒绝,哪怕魏氏要从此兄事吴国,要看对方的脸色。 “这些混账,越来越不把王室放在眼里,其心可诛!早知如此,秦国就该限制世家大族,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!”魏无羡忿忿地想,“魏氏是天下之主,就该有言出法随的力量,哪能被臣子掣肘?!” 走出两步,魏无羡忽然愣在原地。 他想到齐朝,想到了宋治。 他刚刚想的,不就是之前齐朝所做的事,不就是宋治一生都在追逐的大业吗? 想要加强皇权,就得打压世家,同时扶持寒门,等到朝堂上不再是一个个站着的门阀贵族,而是一个个跪着的小人奴才,天子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吗? 那不就是现在的吴国? 魏无羡额头上冒出了汗水,他不禁扪心自问:难道秦国从一开始就错了?魏氏就不该依仗世家大族的力量建国,不该把世家大族当作国本?就该从一开始就重用庶族地主、寒门士大夫? 可那样的话,秦国建立得起来? 然而正是因为当初的选择,如今秦国遭受了世家大族的反噬。 任何选择都是有代价的。 “难道说,吴国的道路才是对的,是历史发展的必然?皇朝终究要走上覆灭实力强悍、尾大不掉的世家门阀,重用没有根基、只能卖身皇权的寒门士子?”魏无羡感觉背后凉飕飕的。 秦国一向看不起吴国。 ——当然,吴国也看不起秦国。 现在要魏无羡承认吴国是对的,秦国是错的,他办不到。吴国选择的道路肯定不是对的,杨氏不可能比魏氏高明,他们必然是错的! 那么谁是对的? 魏无羡抬头看向北方。 除开魏秦、杨吴,天下就剩了赵晋。 魏无羡停步阡陌,纵目远眺,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田野,以及面朝黄土背朝天,辛苦劳作面黄肌瘦的农人。时近日暮,山山唯落晖,农人荷锄归,魏无羡心中有所触动,悄无声息走向村舍。 袅袅炊烟中,魏无羡见到了农人们吃饭的场景。 委实没什么好看的,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差,菜多米少,下地的男人还能吃上干饭,在家里干活的妇人大多只能喝稀粥,看多了魏无羡都觉得自己是在犯罪。 如今的秦国并不穷。 这一点魏无羡很清楚。 去年大丰收,粮食堆积如山。 穷的只是底层百姓而已。 但秦国也不富裕,粮仓里存量并不多,国库没多少金银。今年朝廷想要大兴水利都缺钱,最终魏崇山不得不暂缓修缮宫城。 今年河西闹蝗灾,朝廷赈灾的钱不够,魏崇山不得不缩减王室用度,裁汰王室卫队。 百姓家无余粮,国库财政困难,可秦国的粮食产量不少,矿场作坊也都在正常运行,可谓是百业俱兴,长安城户盈罗绮、市列珠玑。 那么钱都去了哪里? 毫无疑问,进了权贵的私人口袋。 秦国真正富裕的是世家大族、地方豪强。 这一点魏无羡是很清楚的,他刚刚还到过蒋氏的庄子,彼处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