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619章 清丈亩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619章 清丈亩 (第3/3页)

拉着脑袋,不去正视督察组一行。

    张允修目光落在黄知州身上。

    黄善言环顾四周,见没人出来替他说话,只得硬着头皮道:

    “张经略明鉴,我国储积,多倚东南,惟苏州府为最,太仓百姓精耕细作,自与北地不同,所以亩产颇高,赋税也是北地的十倍……前年七月,连降暴雨,太湖、娄江洪水泛滥,田亩被淹没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住口!”

    张允修拍案而起,怒道:“本官今日来,是要询问太仓州田亩数量,不是听你讲这些前朝典故!”

    “前日,本经略与何通判去府库查黄册、鱼鳞册,他说今年上元节府库失火,账簿烧没了!早不烧,晚不烧,上元节才过,就烧了。”

    “圣上有言在先,肯自首历年诡占未报者,免罪!黄知州,一念之差,便是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
    李自成目光如剑,死死盯着瘫坐在椅子上的黄善言,来自京师大学堂的讲师戴笠则拿出纸笔,刷刷的记录起来。康光绪像是没事儿人一样,优哉游哉的玩着拇指上的玉扳指。太监张豹始终神情阴郁,一众太仓官员甚至不敢抬头看这阉人。

    马善言结结巴巴道:“经略明,明鉴,前明屯田之法久废,只是徒存虚名而已。良田为官豪所占,贫穷军士无寸地可耕,百姓妻子冻馁,人不聊生。”

    康光绪停下玩扳指,目光炯炯望向马善言、

    “太仓虽是东南富庶之地,可是黄册开有顷亩实际不到一半,从洪武二十五年到现在,两百多年,生齿浩繁,历代豪强大户飞洒诡寄,屯田移东改西,种种手段,将赋役转嫁到平民身上,说到底都是笔烂账啊,何况现在黄册都没了,总不能把前面十几任知州的糊涂账都推到下官身上吧·····”

    张允打断道:“烂账不烂账,一查便知,今日先不说黄册的事,元宵节府库焚毁,怎不见你州奏报户部?”

    马善言支支吾吾:“这个,经略明察,从太仓到京师一趟,八百里加急也要三日,怕是内阁奏疏堆积如山,这些火灾小事,圣上还未朱批·····”

    张允修抬头望张豹一眼,司礼监太监立即站起身,像看死人似得瞟了眼马善言。

    “马善言,大齐奏章,现由太上皇和皇上共同批阅,咱家在东方公公手下当差,还没听过有当日奏章没被朱批完的,你不会是在撒谎吧。”

    马善言张大嘴巴,久久无语。

    坐在他对面位置的织造局曹公公脸色铁青。

    “曹公公,昨日咱家带着蓑衣卫兄弟查钞关税目账簿,听人说,太仓王家,和织造局有一腿,我的人找到凭证,是让咱家去你府上抄家?还是去王衡府上抄家?或者,你告诉些咱家不知道的事儿。”

    织造局曹公公脸色惨白,汗流不止。

    张豹接过李自成递来的尚方宝剑,杀气腾腾道:

    “也是太上皇仁慈,没有杀你们,让你们这些前朝没卵子的人,继续在织造局捞油水,不知效忠新朝,却和地方豪族勾结,损公肥私,你们真是黑了良心!丢太监的脸!”

    注:

    1、戴笠(1614~1682),初名鼎立,字则之,江苏吴江县人,博闻强识,师从徐光启。广德元年,齐兵渡江,戴笠入秀峰山为僧。后还俗隐居于吴江同里朱家港,太祖强令出仕,任大学堂讲师,教授生徒,熟悉明末史事,孜孜著述,广德二年随康光绪等赴太仓清丈田亩,官至东阁大学士。梦吴越的挽明从萨尔浒开始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