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421章 忽悠!大忽悠师汉王朱高煦!  (第1/2页)
    谁?    不怕死?    众人寻声望去。    只见殿外走进了一人。    嗯,身高体壮,却身着绯袍文官服,显得有些不伦不类。    这家伙,是哪里冒出来的?    朱高煦下意识地看向了此人,喝问道:“汝是何人?安敢在此大放厥词?”    王骥:“???”    啥?    你大爷啊!    你都不认识我?    那你为什么要坑害我?    是哪个混账王八蛋暗中坑害劳资?    王骥强忍着心头悲愤,不卑不亢地行礼道:“下臣王骥,参见汉王殿下!”    一众巨头:“???”    王骥?    新任学部侍郎?    咋滴汉王爷你不认识他?    那你举荐他做新任学部侍郎?    一众巨头先是齐刷刷地看向王骥,又扭头齐刷刷地看向朱高煦,神情古怪到了极点。    朱高煦闻言一愣,而后略显尴尬地摆了摆手。    “王骥是吧?你在旁边先等着,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别掺和!”    听到这话,王骥肺都快气炸了。    老子年纪比你大!    你才是小孩子!    你全家都是……    嘶……这话可不兴说啊!    么得办法,碍于汉王朱高煦的淫威,王骥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了一旁。    随后朱高煦同一众巨头确认了考成法的细节,并且提出由吏部右侍郎陈洽主持考成法的推行。    其实吏部尚书蹇义是最合适的人选,如果由他这位天官大人亲自主持考成法的推行,凭借他个人的资历与威望,定然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阻碍。    但蹇义年纪已经大了,行事老成持重,而陈洽比他年轻许多,行事刚毅果敢,且熟知兵事,这样一比较起来,陈洽无疑是更合适的人选。    众人商议了良久,最终确认了考成法的推行工作,由吏部右侍郎陈洽为主,吏部尚书蹇义暗中辅佐,六部百司予以配合。    足足过去了一个时辰,这场对大明影响深远的临时会议才宣告结束,一众巨头识趣退走。    而可怜的王骥王尚德,就这样老老实实地站在旁边等了一个时辰。    等到大佬们都撤了,殿内只剩下他与汉王爷,王骥这才直接跪倒在地。    “汉王殿下,下臣才疏学浅,难以担此大任,还请殿下另择贤良!”    朱高煦抿了一口茶水,淡淡地瞥了他一眼。    “王尚德,如果本王没有记错的话,你当初出使山西,见地方百姓生活困苦,所以还曾上奏朝廷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石,此事你可还记得?”    “下臣自然记得,从未忘却!”    废话,他当然没忘!    要不是当初为民请命,他王骥也不会触怒龙颜,被扔到了应天府丞这个烂摊子上面!    “既然你还记得,那你是否还记得为民请命的初衷?”    听到这话,王骥顿时一怔。    为民请命的……初衷?    还能是什么?    还不是见地方百姓生活困苦,所以决心为他们做点事罢了。    朱高煦见他陷入了沉思,心中暗道有戏,于是继续蛊惑道:“王尚德,那你想过没有,为何山西百姓的日子会过得那般穷困艰苦?”    王骥闻言下意识地摇了摇头,随即试探性地回答道:“许是常年征战,导致……”    “错了,你是永乐四年的进士,永乐五年便出使山西,历经五年的休养生息,山西百姓就算再困苦艰难,也不至于连衣服都穿不起,饭都吃不饱吧?”    汉王一席话,令王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。    对啊,为什么会这样?    即便经历元末乱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