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22章 置之死地  (第1/2页)
    天明以后,丹原带着放水侵入战场的人回来了。    周建国赶紧命令他们休息。    还命人给申国世子回了书信,准时赴约,会猎丰河河谷。    训练了大半个晚上的骑兵也都全部休息,战马的饲料也都喂足。    白日不再训练的另外一个原因,也是防止申国有探营的侦察兵发现这些骑兵。    从而让骑兵失去突然的攻击性。    周建国则带着南宫信一与东野泽再次踏上了会战的约定战场。    想再次对战场进行勘察,也顺便检查一下丹原他们的工作成果。    周建国发现,丹原一些细节做的特别好。    丹原他们还割掉了河谷大部分的野草,因为茂密的野草会影响战场的柔软度。    会让战车顺利通过泥泞地。    而且这些野草是越到战场中间,被割的越彻底。    这个好处就是前排的战车并不会彻底陷进去,而是进入战场的时候慢慢陷进去。    这样可以尽可能的让更多的敌方战车进入这片泽地。    周建国心想,丹原长得五大三粗,心思的细腻程度一点都不差。    周建国带着人在地上反复走动,发现泥泞程度从浅到深。    越往中间靠,士兵们跑起来都费劲。    就在周建国满意的看着这片泽地的时候,突然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。    那就是申国不用全部兵力压上来的时候怎么办?    这个变量太不可控,毕竟申国兵力远远多于自己的王师。    如果申国军队采取车轮战,那么就算自己骑兵突到后方。    哪怕申国只留了一万多预备军,那么四百多骑兵就算突到中军,自身的伤亡也会很大。    而且中军指挥系统有足够的时间转移,那个时候两军交战最多是个平手。    或者说如果申国的预备军奋力保住申国世子的指挥系统,那么他们这突到敌军后方的四百骑兵将会有来无回。    这个结果周建国是不能接受的,毕竟这个计策只能使用一次,而且必须一击必中。    如果这一次不能一击必中,那么申国大军势必会再次警惕起来。    那么申国强大的优势是难以撼动的。    看着这片泽地,周建国陷入了思考。    南宫信一看出了周建国忧心忡忡的样子,赶忙问道,    “王上为何突然神情严肃?是丹原引水灌入战场的效果不好吗?”    “不,丹原他们做的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。”    “那王上为何又突然神情凝重?”    周建国看着南宫信一所有所思的问道,    “如何才能让寡人这位舅舅,孤注一掷的押上所有兵力与我们决战呢?”    南宫信一一下子明白了周建国的忧虑。    毕竟申国有五万大军,这五万大军是不可能一次性压上来的。    战场临时的调兵遣将还是非常考验指挥官的能力。    任何一方指挥官都不会在优势兵力时压上所有兵力。    毕竟打仗不是打群架,指挥官要根据战场的情况及时调配兵力。    五万人留下一万多人作为预备队,支援战场的突发情况是非常正常的。    如果申国留下一万多的预备队,那么天子四百骑兵将会失去巨大威力。wap.    南宫信一也开始陷入了思索,    一旁的东野泽突然插嘴道,    “我的计策可能非君子所为,但是我觉得可以一试”    周建国看着东野泽,很是意外,心想看来那么多兵书让他没白读。    随即兴致勃勃的问道,    “何策?”    “诈败,后撤!”东野泽兴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