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72章 就问,你眼馋不眼馋?  (第1/2页)
    老狐狸,到底想干嘛?    面对吕不韦提出的一个又一个琐碎事,罗毅答得有条不紊,耐心十足。    他心里很困惑。    不知道这只老狐狸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。    只能百无聊赖地纠缠下去。    枯燥的对话持续了小半个时辰。    从新货币系统的制造说到启蒙课本的设计和印刷。    把二人有所交集的技术性问题统统解决。    终于。    吕不韦问出让罗毅感觉“正常”的问题:“敢问国师,大秦该如何变法?”    嬴政也很好奇。    身体前倾,颇为期待地帮腔道:“是啊!寡人并未责怪廷尉府迟迟没有推动变法进程,也是考虑到变法之事过于庞杂,急切间无从下手。”    要推翻一个完整的律法体系,用新的律法体系代替。    其实是个很困难的过程。    商鞅是神州大地上古往今来变法最成功者,最终却因为得罪既得利益集团被处以极刑。    此外,也就每次王朝更迭时,才会出现变法的机会。    而大秦在现行律法体系下鲸吞五国,眼瞅着要一统河山了。    说明这套律法系统比山东六国更强。    更适应时代发展。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推翻整套秦律,用新的律法替代……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。    ——找不到更强的律法体系代替。    强如李斯,也只能选择做个补锅匠,对秦律中的漏洞和不适时宜的内容做出小修小补的改动。    不敢彻底颠覆。    “商君变法,是为图强。”    没从吕不韦嘴里听出什么大坑,罗毅放心地开口:“大争之世,变法图强,没什么好说的。”    “不图强,只能等死。”    “看看已经覆灭的五国和即将覆灭的楚国。”    “论其根本原因,还是变法失败的结果。”    “若是他们也有商鞅这等大才,全力推进适合时宜的变法,大秦想一统河山,难度会提高无数倍。”    “甚至反被五国合纵覆灭。”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    “所以,商君主导修订的秦律,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动力。”    “世易时移。”    “大秦一统山河,七国争雄的格局即将不复存在。”    “一个囊括九州大地的大秦帝国,就不能继续用有利于七国争雄的律法来管理国家。”    “先得宽松律法与民休息。”    “开垦更多的土地,养育更多的子民。”    “全力以赴地面对更大范围的大争之世,为炎黄子孙争夺更多的生存资源。”    “这不是国与国的对抗。”    “是族群间生存权的争夺。”    “所以,必须着眼于四海八荒,不能把眼光再局限在九州大地上。”    “但,世界太大了,这种事不是一两个君王或几代人就能完成的事。”    “得持续推进几百年,上千年,才能为炎黄子孙占据天下最富庶的资源。”    “从大王开始。”    “每一代秦王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。”    “因此,我以为变法首要,乃是制定宪法,明确君王职责。”    “譬如大王。”    “待楚国灭亡,需将目光投向北境和西域,将匈奴人的地盘收归大秦所有。”    “匈奴之地甚广,胜九州十倍有余。”    “大王治下若能征服匈奴之地,便是最大的功勋。”    “若有余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