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77章 基础发展 (第2/2页)
不如意,自然也就事事不放心,不亲自下场,其他人不得要领啊! 看孙策一脸的怒其不争,其他人都不敢说话,鲁肃只好问道:“主公之意,晒盐可行?” “可行,而且要马上执行!”孙策当机立断,对国渊吩咐道:“就在乐安济水入海口,开辟百亩盐田,试行晒盐方法,你们对比效果再看。” 孙策也知道这事不能一刀切,毕竟他只知道晒盐方便,具体盐田怎么操作却不了解,还是要先摸索经验,再逐步推广。 不过由此也可看出,汉代比之唐宋时代,在工业方面还是很落后,即便是煮盐,也用是木炭柴草,那煤炭的利用空间就会更大。 想到此处,孙策又问道:“你们谁了解煤炭?” 众人被孙策这东一下、西一下的跳跃思维搞蒙了,鲁肃思索片刻,摇头道:“伐薪为炭,只听过木炭,而煤为制墨之物,却从未听过煤炭。” 刘政、严畯、阚泽几人也都纷纷摇头,饶是他们见多识广,博闻广记,今日也被孙策问得哑口无言,两眼一抹黑,神色尴尬而又惭愧。 孙策心想可能是名称不同,解释道:“这东西和石头差不多,但通体黑色,大火便可烧着,可曾见过?” 刘政忽然问道:“主公所说之物,莫非是石炭,又叫石墨?” “对对对,就是这东西,你们见过?”孙策大喜,忙问道:“你们可有人用来取暖?” 鲁肃摇头笑道:“石炭虽能烧着,但又燃之难烬,煤炱容易令人致死,故而只用来制墨,又谓之石墨,故墨有石煤、松煤之别,但从未听谁敢用此物取暖,岂不是自寻死路?” “原来如此!”孙策终于明白,汉代虽然已经发现了煤炭,但没有大规模使用的原因,就是因为煤烟容易中毒,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。 这个时代的人都用泥炉或者敞开的铜火盆取暖,没有烟筒排烟,烧木炭还行,但要是烧煤炭,自然很容易中毒。 孙策言道:“既然石炭不能取暖,也可用来煮盐、炼铁,至于煤炱有毒,可多用烟囱排烟,海滩空阔,想必不会有问题。” 国渊对孙策这个大胆的想法十分赞同,马上记下:“属下即刻着人去办!” 孙策又道:“太行一带多石炭,我想黑山就有不少,可从黑山贼中召集工匠开采,另外要多备铁匠,我准备今年铸造一批炉子和铁锅,必能大卖。” “遵命!”国渊一一记下,没有任何质疑。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,他发现孙策不但会用兵,懂诗文,而且在内政方面颇多新奇的想法,别出心裁却又十分实用。 时间越久,越觉得小霸王深不可测,再加上被雷劈的事件早已传得神乎其神,国渊认定此人必是天命之人,否则还能作何解释? 这些繁杂之事对孙策来说极为头疼,有些是他所不了解的领域,有些又囿于条件限/制,他现在所能做的,就是尽量在政/治方面有所改进和提升,只要提高民生和经济,其他方面也会跟着发展起来。 不过鲁肃也多次提醒他,一味提高商人地位,会导致人人唯利是图,忠孝大义为人唾弃,于国于民不利,也需要早做防备。醉木犀的三国之江东霸业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