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623章 培养人才 (第2/2页)
四大才子!”孙策慨然一叹,笑道:“这并非你要比较之人,经文典籍非你所学之物,更要多学治政安民之事。” 孙绍蹙眉道:“就怕孩儿驽钝,不能像叔父那般,为父亲排忧解难。” 孙策见此情形,不由心中一叹,他早已听说江南四大才子之名,顾邵、陆绩、曹冲、周不疑,这可都是名垂青史的才俊。 顾邵、陆绩自不必说,早已年少成名,陆绩更是留下六岁怀橘的美名,不亚于孔融让梨,当时评价二人能力胜过陆逊等人。 周不疑被誉为神童之才,到江南书院才两年,便将与顾邵齐名的张敦、卜静二人比下去,甚至有赶超顾邵、陆绩之势。 被曹操视为仅能媲美曹冲之人,因惧怕曹丕将来无法驾驭,在曹冲夭折之后,将这位神童直接除掉。 曹冲就更不必说了,曹操指定的继承人,他只是来江东治病而已,只是养病期间出去书院逛了逛,便名列四大才子,可见有多神。 孙绍虽然是孙策之子,但活在长辈的阴影之下,本身就自信不足,哪能和这些妖孽相比? 总不能要求孙家子弟个个都像孙权那样,虽然孙十万被人所笑,但是千古少有的奇才,得到多少后世名家的称赞。 多少长辈望子成龙,加上光芒太甚,导致后辈不自信,表现越来越差,尤其名门之后,更是背负着数倍的重压。 说实话孙策和孙绍父子之间,相处的时间也不多,甚至感觉关系还不如孙权融洽。 大概也因为历史印象的缘故,孙策对那些名人都格外亲近,孙绍籍籍无名,可能下意识地便疏远了。. 对一个人的喜恶,无论如何隐藏,别人其实都能感受得到,这种成见本身对孙绍就不公平。 时势造英雄,一个恰当的时机,一句适时的鼓励,可能就会改变人的一生。 有些人并非没有实力,只是生不逢时,或者平台不对,没有发挥出来而已。 以历史上孙绍的身份,他就是有实力,恐怕也要蛰伏起来,明哲保身才是上策。 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培养一个人,可比发掘一个人难多了。 如果能将孙绍培养为合格的君主,就像看着亲手栽种的一棵树茁壮成长,到最后冠盖亭亭,育成一片森林,岂非也是一种成就? 想到此处,孙策深吸一口气,真诚说道:“尺有所长,寸有所短,你当知揠苗助长的道理,不可急于求成,更要深知身处何地,方能对症下药,正所谓在其位而谋其职。” 孙绍从未见孙策如此郑重过,顿时满眼期待,忙起身道:“请父亲指教。” 孙策言道:“身为上位者,其实无需能力出众,而要懂得用人、驭人之术。若能善于用人,天下可垂拱而治。你要学的是帝王之术,何必要与他人相比?” “父亲!”孙绍浑身一震,似乎明悟了道理,躬身道:“孩儿明白了!” 孙策拍拍他还略显稚/嫩的肩膀,言道:“将来我全面推行新政,与秦汉截然不同,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,那才是考验你的时候!” “孩儿遵命!”孙绍嘴唇微抿,一脸坚毅之色。 孙策欣慰点头,希望他认清自己的定位之后,能够让孙氏的血脉觉醒。 孙家男儿的豪迈壮烈之情,吞吐天地之气!醉木犀的三国之江东霸业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