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624章 未来之星 (第2/2页)
!但我更希望你将目光放长远,将来能成大器,方不负凌将军之望!” 凌统虽然还不能完全接受孙策的看法,但他能从建业专程来看望自己,也是心中感动,抱拳道:“多谢大将军教诲!” 孙策问道:“今后有何打算?” 凌统沉声道:“先为父守孝三年,安心练武,彼时末将也已长大成人,自当亲临阵前,与关羽一战。” “三年之期,太久了!”孙策摇头道:“我并非不让你尽孝,然孝顺更在生前、在心中,大多在家守孝之人,我看不过是为了虚名而已,你若愿意跟我去洛阳,等七七之后,便起程北上吧!” 按照丧葬之礼,头七、三七、百天等习俗固然不可变,这是对先人的缅怀,敬天法祖也是华夏追根溯源的文明,孙策自然不能反对。 但守孝三年,在孙策看来简直是迂腐守旧,甚至用亡人来博取名声,其心可诛。 汉代以孝治天下,无论朝堂、阵前多重要的时刻,只要父母去世,马上便要回家,否则会被万人唾骂。m. 而这一去就是三年,等人再回来,黄花菜都凉了,古人说的忠孝不能两全,大多都是对这个孝期的无奈。 若是人生前床前照顾三年,那才是至孝之人,但正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,等到人死了,在家守三年有什么用处? 儒家治国固然有可取之处,但许多迂腐守旧的地方,也要做出调整,还不如道家那般自然洒脱。 若能学庄子那般,只要是寿终正寝,没有病痛折/磨的,人死鼓乐相庆,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 所幸此时的儒学虽有改革,但还没有发展到宋代那种偏激变/态的程度,只怕早已违背了圣人的初衷。 一个程朱理学,不知祸害了多少后来人,尤其对女子的束缚,更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。 见凌统还在犹豫,孙策又道:“此外到了洛阳,我准备为江东基业捐躯的将士们立碑,请高道诵经祈福,你到时候在那里设一灵位,也可为令尊尽孝。” 凌统暗自吃惊,思索片刻之后,才点头道:“我愿听大将军之命。” 孙策言道:“你若守在家中,不过是闭门造车,浪费光阴。若去了洛阳,高手名将云集,向他们请教切磋,武艺才会大有长进。” 凌统顿时大喜,才明白孙策一番苦心,抱拳道:“多谢大将军!” 孙策让凌统收拾一番,带他到凌操坟前祭祀,一路上说起当年自己下江东之事,二人也都年纪相当,颇有惺惺相惜之感。 等祭坟归来,孙策本打算在这里过夜,却见乔峭快马赶来,禀告道:“大事不好,请姐夫速速回城!” 孙策吃了一惊:“发生何事?” 乔峭气喘吁吁:“三小姐刚到建业,便将姐夫你告到府衙,若不是二将军拦着,此时已杀奔余杭而来!” “告大哥?”孙河瞪大眼睛:“小姐她疯了?” 乔峭哭笑不得:“她说姐夫……强抢民女,还有证据在手,要对簿公堂。” “这又是闹什么幺蛾子?”孙策哭笑不得,只好告辞凌操,连夜赶奔建业。醉木犀的三国之江东霸业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