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十章 古者决讼,令触不直者!  (第1/2页)
    这名令史名为枯。    他在十年前在学室入学。    在最后一年‘试’为吏阶段,更是被评为了‘最’,但后面不知为何,他放弃了学室推荐的佐助长吏的吏员一职,反而选择继续留守学室,成了一名假史。    其在学室授学三年之后,成功的从假史转正,成了一名真正的令史,但学室内不少令史都替其惋惜。    要清楚。    秦时秩六百石以上的官吏才能被称为长吏,在这时对应的官职至少都是县令长或郡守一级。    佐助长吏的吏员,相当于后世的秘书。    这推荐不可谓不好。    当年不少学室的史子都眼红他。    但他却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这个机会,一头扎在学室授学上,而原本远不如他的其他史子,现在不少都已经身居高位,成了地方郡县的郡丞、县令等。    即便如此。    令史枯依旧不为所动。    整日醉心秦律。    加官进爵对他而言,仿佛没有任何意义。    他也被不少人称为怪人。    但不得不说,令史枯的授学功底很强。    在木板上写下‘灋’字之后,令史枯并没有急着讲解,而是开始回顾起上节课讲的内容。    他开口问道:    “上节课所讲可还记得?”    四周顿时传出回应.    “回令史,史子未曾忘也。”    “为吏者,当操邦柄,慎度量,来者有稽莫敢忘......”    听着四周琅琅的读书声,秦落衡却是与四周有些格格不入,他张了张嘴,想跟着诵读,不想让自己显得这么特殊,但实在是不知该说些什么。    学室开学已一月有余。    虽然因关中大索中断了二十日。    但前面十几天,学室内的授习是没有中断的,也就是说,他作为一个插班生,已经落下了十几天的课程。    令史枯注意到了秦落衡的异样。    但也只是一扫而过。    等到其他史子读完,令史枯朗声道:    “入学来,我们授习的识字教材为内史腾编撰的《为吏之道》。”    “凡为吏之道,必精洁正直,谨慎坚固,审悉无私,微密纤察,安静毋苛,审当赏罚。”    “......”    “吏有五善。”    “一曰:忠信敬上。”    “二曰:清廉毋谤。”    “三曰:举事审当。”    “四曰:喜为善行。”    “五曰:恭敬多让。”    “吏者当力戒五失。”    “不得夸以迣(zhi),不得贵以泰,不得犯上弗知害,不得贱士而贵货贝,不得见民倨傲。”    “......”    听着令史枯将以往授习过的《为吏之道》重新背了一遍,秦落衡当即明白过来,这是令史枯在帮自己了解前面所学,也连忙起身朝令史作揖感谢。    等将《为吏之道》背完,令史枯看向了木板。    肃然道:    “今天我就告诉你们一个字。”    “灋!”    “秦灋的灋!”    秦落衡将目光移向木板。    上面的字是秦朝的‘法’字。    令史枯摸着唇上胡须,目光扫过室内史子,平静道:“灋这个字由三部分组成,一个氵(shui),一个廌(zhi),一个去。”    “你们可有谁知道其分别代表的含义?”    话音一落,四周瞬间安静。    无人敢回应。    令史枯眉头一皱。    秦落衡盯着木板上的‘灋’字,脑海中回想起夫子教自己识文断字时的讲解,结合自己对法的认知,稍作变通,也是大致猜出了三个部首的含义。    令史枯面色阴沉。    恼怒道:    “尔等二十余人,皆为朽木不成?竟无一人敢出声?”    “这段时日,我教你们识的字已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