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一百九十九章 反应皆不同,羡慕嫉妒恨  (第2/3页)
    自然而然的,就成了内阁首辅的不二人选。    李守中其实并非新旧党人,又和勋贵有些牵扯。    不过,他在国子监多年,积累的声望极高。    说是德高望重,丝毫不为过。    再加上,他被晾在那里十载,却从未动用半点关系。    足可见其人品之端,绝非趋炎附势之人。    所以景顺帝得到他站队的奏本,很是欣喜的将他当做阁臣后备启用。    毕竟内阁之中,也要平衡各方势力。    不可能让任何一方独揽大权。    要不然,他这个皇帝就有被架空的可能。    听到冯一博好似求饶的话,一起过来的刘正立刻接口:    “冯都尉说的是,新民兄你还不快快认错?”    大魏带都尉的勋位,一共有四个。    最低起,是从四品骑都尉。    之后是正四品上骑都尉,从三品轻车都尉。    而冯一博这个,正三品上轻车都尉,正是其中品阶最高的那个。    也只有上轻车都尉,才能被尊称为都尉。    其余的,都要叫全称。    这就是官场里的规矩。    所以刘正虽然和杨明新的叫法不同,但同样没错。    而且一般来说,身兼数职,或者像这样有官又有勋爵的。    一定是优先称呼品阶高的那个职务或者勋爵。    若品阶相同,则优先称呼勋爵。    这都是一些官场的潜规则。    杨明新闻言,立刻会意,故作慌乱的一礼,口中道:    “下官无意冒犯,还请冯都尉宽宥则个!”    冯一博自然知道,这俩人就是故意逗弄自己。    只能故作无奈的叹了口气,道:    “好啦!状元楼,去不去?”    这话一出,杨明新立刻收起惶恐的模样,大咧咧的道:    “早说啊!走吧!”    刘正也是一振衣袖,大步当先,口中还道:    “就是,白白耽搁时间!”    这边冯一博只能托李守中,将告身和诰券带回家。    自己在部里换了便服,就跟着两人一起去了状元楼。    显然,两人不会轻易放过他。    冯一博已经做好了不醉不归的准备。    另一边,随着朝会一散,冯一博加官进爵的消息传遍各府。    贾府之中,贾政将此事告诉了贾母。    很快消息就传遍了大观园。    当日元春省亲之后,让人将所有的题咏送入宫中。    她闲暇之时,就自己编次优劣。    又传回大观园,命人勒石相记。    以为千古风流雅事。    贾政命人选拔精工,磨石镌字不提。    只说元春在宫中编次大观园题咏,忽然想起园中的景致。    自从游幸之后,以她父亲贾政的性格,必定敬谨封锁,不叫人随便进去。    元春想到这些,就觉辜负了此园。    又想到家中几个能诗会赋的姐妹,干脆让她们进去居住。    如此方也不使佳人落魄,花柳无颜。    不过,元春还想起自己那宝贝弟弟。    宝玉自幼在姐妹丛中长大,不比别的兄弟。    若不让一起进去,怕是冷落了他。    再加上,元春也不想贾母王和夫人心上不喜。    因此,元春便命太监到荣府下谕:    大意就是一众姐妹,包括黛玉、宝钗等,皆可在园中居住。    又特地提到,宝玉也可随进去读书。    元春其实也知道,黛玉、宝钗与三春不同。    毕竟二人都是定了亲的,怕是不愿过去招惹闲话。    因此并不强求,只客套的让一让。    能在仙境一样的大观园住着,三春、宝玉自然喜不自胜。    几人二话不说,就纷纷搬了进去。    李纨因平日教导小姑,老太君便让她也随着住了进去。    但宝钗、黛玉领了旨意,却并未住进大观园中。    只和姐妹们一起游赏了几次。    婚期将至,宝钗最怕招惹是非。    若非,因为薛家还有求贾府,母亲又和姨妈姐妹俩有个伴儿。    宝钗早就想搬出去了!    平日里,她都在梨香院窝着。    出去走动,也是和母亲一起,或是到老太君房里说话。    黛玉则是大多住在自家,在林府侍奉林如海、林姑妈左右。    偶尔到贾府,也是在老太君院里住着。    昨日,冯一博送了礼物上门。    得知他回来的消息,黛玉才到贾府和宝钗见面。    无非说些姐妹的私密话。    比如对冯一博的担忧,还有即将见面的欣喜等等。    不足为外人道。    只是,知道姐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