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百一十五章 贾政考校,冯渊点评  (第3/3页)
道:    “只是好像少了些心气儿。”    贾环在贾政面前,本就唯唯诺诺。    听了这话,更是眼神躲闪。    好像做了亏心事一般。    好在,冯一博的话还没说完。    只听他又接着鼓励道:    “需知‘天生我材必有用’,朱子的《不自弃文》,环兄弟回去可以多读几遍,希望能助你立志。”    贾环闻言,依旧眼神闪烁,但还是回道:    “多谢冯大哥教诲,我一定多读!”    贾政一听,以为冯一博在暗指贾环是个废物。    他的面上当即有些挂不住,喝骂道:    “你这孽障,若再不好好读书我就打断你……”    “叔父且慢!”    冯一博见贾政第一次开骂,连忙阻止,又道:    “其实环兄弟并非有意,我观他对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并不陌生,只是叔父一问,他就没了自信。”    说着,他看向一旁贾环,    发现他瞪大眼睛,长大嘴巴,正看着自己。    冯一博心中更是笃定,笑着继续道:    “所以我才说让他多读几遍《不自弃文》,先立志气,才会多些自信。”    《不自弃文》是《朱子庭训》的一篇。    大意就是些“物尽其用,人尽其才”的话。    冯一博推荐贾环以此立志,正是看出他缺少自信。    贾政闻言一愣,随即看向贾环,问道:    “可是如此?”    见冯一博只看他几眼,竟然就知道他会不会背书!    贾环激动的看向冯一博,心中已经惊为天人。    “回父亲的话,冯大哥目光如炬,其实《学》、《庸》两本,我早就背下了。”    听到贾政问话,贾环才回过神来,又道:    “只是看到父亲,我就两股战战,说什么也记不起了。”    说到这里,见贾政露出怀疑之色,还补充道:    “父亲若是不信,可以让人去家塾问先生,我是真的会背。”    “好了,算你用过功了!”    贾政谅他也不敢欺骗自己,便点点头,又叮嘱道:    “按你冯大哥说的,将朱子的《不自弃文》抄写十遍。”    我不是让他读吗?    怎么变成抄写了,还十遍。    冯一博有些无语。    这怎么还当面曲解呢?    “是!”    虽然作业加倍,贾环还是兴奋不已。    只觉终于有人懂自己了。    想到这里,他又朝冯一博深深一礼,道:    “多谢冯大哥!”    冯一博笑了笑,并没太当回事,    还随口又鼓励道:    “环兄弟客气了,希望你能早日立志,至少也要找回自信。”    “嗯!”    贾环用力的点了点头,心中暗下决心。    一定要超过宝玉!    “去吧,你们几个都下去吧。”    考校完毕,贾政就让三个小的退下。    等三人都没了踪影,贾政便笑吟吟的道:….“一博此来,是不是需我帮忙?”    冯一博被问的一愣,眨眨眼道:    “此次过来,确实有个不情之请。”    贾政闻言,似早有准备。    当即自信一笑,道:    “可是需要我保举?”    此时距离铁网山打围,已经过去三个多月。    元春怀孕之事,太医已经确认。    在朝堂之中都不是什么秘密。    或者说不用太医,都已经能看出元春显怀。    现在和贾家有关系的,王子腾和贾雨村又登上如此高位。    贾家再次呈现鼎盛之势。    这些日子,荣国贾府每日车水马龙,拜访者交织不断。    任谁都以为荣国贾府现在鲜花着锦。    只是,唯有贾家人自己清楚。    荣国府早已有些入不敷出。    为了维持体面,王夫人在四月的时候,就亲自出马。    从薛家挪些不少银子使。    老亲之间挪用些银子也属正常,只是薛家当时正有所求,    趁机再提梅翰林家的事。    最后王夫人自是借到了。    当然,贾政也再次上书保举,同时也又给王子腾去了信。    其实就算没有借钱的事,贾政也要上书加写信的。    因为除了梅翰林,还有两人他要一起保举。    一位是工部的杨侍郎,一位是户部的李员外郎。    这三人,都有一个相同点。    曾是旧党中的一员。    .    迷糊又无奈提醒您:看完记得收藏迷糊又无奈的红楼: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