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373章 还真是不习惯  (第1/2页)
    借了这繁写版的来参照,好让自己快速记住这些字。    接下来这几日,她每日都会去找骆风棠。    一来探望那受伤的兵士,帮他换药。    二来,教骆风棠认字。    第一天教了他十个字。    没有汉语拼音,纯粹是死记硬背的那种。    拿烧火棍在地上一笔一划的写给他看。    原本以为这十个字,足够他学好几日。    没想到,这小子的思维敏捷。    记忆力和接受能力,都远超出她的预料。    那些字,教一遍,他就会认。    写一遍,他就能模仿。    虽然他第一回写,捏惯了弓箭柴刀的大手不太会握笔。    写得有些慢。    但是,慢工出细活。    写出来的字,八九不离十。    再练习个几遍,待他掌握了握笔的技巧后。    那速度就提上来了。    字,也写得很规矩端正。    第二日,她教了他十五个字。    第三日,她又教了他二十个字……    他照单全收。    不仅把她交给她的字,全记住了,也会写。    对于这样的高智商,又肯下苦功的学生。    杨若晴真是‘老怀欣慰’啊!    可惜他生不逢时,要是出生在现代,北大清华,随便进!    老杨头和杨华梅是第四日上昼回村的。    一同回来的,还有王栓子一行。    一群人浩浩荡荡进村口那会子,正值晌午,家家户户都在烧饭。    杨若晴和骆风棠正在山冲里伐杉树。    家里养伤的宁肃,托付给了骆铁匠和小雨照料。    今日,他俩带着干粮和水,打算好好干上一日。    骆风棠挥动这斧头,在那砍伐杉树。    袖子挽到了臂弯,露在外面的手臂,肌肉结实均匀。    随着每一下挥斧的动作,而绷出紧致而又流畅的线条。    伴随着木屑的飞溅,四米多高的杉树发出清脆的折断声,缓缓倾斜下来。    杨若晴拽着绳索的一端,边后退边用力拽。    绳索的另一端,套在杉树身上。    一个砍伐,一个拽拉。    一上昼,两人配合得当,一口气伐倒了十根杉树。    伐倒的杉树,骆风棠就地斩断那些横七竖八的枝干。    只留下中间一根笔直而粗壮的树身。    杨若晴则把那些伐下来的枝干和杉树的坚硬叶子,捆绑在一起。    这些东西带回去晾晒干了,折成硬柴。    一个柴靶子扔进灶膛里,那火势,能管好几拢松毛呢!    拾掇得差不多了,两个人在附近的水沟里洗了把手。    坐在草地上晒着日头歇息。    杨若晴拿出带来的干粮,是几只玉米饼子。    递了两只给骆风棠。    自己又咬了一口,忍不住打趣道:    “又冷又硬,得铁齿铜牙才能咬得动啊!”    骆风棠笑了下。    “太硬了就不吃,我给你弄样好东西吃!”他道。    她的眼睛顿时就亮了:“啥好东西?”    他笑了下,从怀里掏出两只圆溜溜的东西来。    “呀,红薯!”    她高兴起来。    自己家里也有红薯呢,咋就没想到带红薯来呢!    这脑瓜,还是转不过他呀!    骆风棠道:“咱烤红薯来吃!”    “好啊好啊!”她抚掌。    两个人就地取材,往地上挖了一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