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18章 新的方案  (第1/3页)
    楚歌的这番话,显然把刘知恩给问懵了。    我要如何自处?    我能怎么办?    难道我还能得罪得起文君实吗?    对于武德司的现状,刘知恩显然再清楚不过了。    在平头百姓眼中,武德司是令人生畏的特务机构,一旦惹上了立刻就要家破人亡。但在文君实和王文川这种顶级的官员眼中,武德司算什么?    武德司要是敢找文君实的麻烦,立刻就要被百官群起而攻之,吃不了兜着走。    毕竟武德司的权力来自于皇帝,而就连皇帝自己,对这些重臣也都还得忌惮三分。    其实,刘知恩作为武德司的提举,早就知道包括文君实在内的一干重臣三番五次地弹劾他。    但他也没办法,只能默默地忍了,继续干自己那些蝇营狗苟的勾当。    只是此时王文川的态度,显然让他疑惑了。    怎么个意思?    难不成,王相要替我出头?    这怎么可能……    在刘知恩看来,王文川就算跟文君实再怎么不对付,这俩人实际上也都是一类人。    有风骨的文人士大夫惺惺相惜。    之所以吵得不可开交,只是因为双方政见不同而已。    再怎么说,他这个武德司提举,都是在鄙视链最底层的。    但紧接着,王文川的行动就坐实了刘知恩的猜测,让他震惊不已。    楚歌微微一笑:“刘提举,若是本相向你保证,可以除掉这些人、让你的武德司能长久安稳地存在下去呢?”    刘知恩不由得惊了:“王相慎言!武德司乃是官家直属,岂敢……”    楚歌打断了他的话:“刘提举,你以为官家为何让你来找我?此事,不仅仅是我的意思,更是官家的意思。”    刘知恩双眼瞪圆,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。    显然,他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的武德司,竟然有一天可以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……    楚歌不由得心中得意,看起来,这一步计划也顺利完成了。    武德司与文君实等人之间的矛盾,显然是无法调和的。    武德司创立之初,就是一个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。对于文君实等人来说,他们作为官僚集团,本身就对这样一个时刻监视自己的特务机构感到忌惮。    再加上武德司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狂行悖法、纪律废弛,更是被这些自诩清流的士大夫们所不容。    总之一句话,就是希望皇帝把武德司给废了,越快越好。    而对于武德司的这些人来说,一旦武德司被废,他们不仅可能丢掉工作,还有可能因为之前违法乱纪的事情被清算。    断人财路,如杀人父母。    这些人对文君实等人,能不恨吗?    双方的矛盾,本就是不可调和的。    原本的武德司什么都没做,是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。皇帝都不能拿这些士大夫怎么样,武德司作为皇帝的爪牙,又能如何?    而原本的王文川,对武德司的态度,与文君实是一样的。    他也不待见这个特务机构。    但楚歌扮演的王文川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做权臣,那么武德司对他来说,就是一个绝佳的助力。    他要把皇帝和武德司牢牢地绑在自己的这条船上。    对皇帝,他可以用权力来收买;而对武德司,收买起来就更容易了。    楚歌确定,如果此时自己的样子被拍下来的话,肯定特别像是一个大奸臣。    因为他对刘知恩说的这番话,任谁听了都要心惊肉跳。    他要求刘知恩暗中搜集所有官员违法犯罪的证据。这其中不只包括了贪污受贿等证据,也包括了作风问题在内的、一切可以名正言顺地扳倒这名官员的素材。    并且着重强调了,是所有官员。    包括旧党,也包括新党。    而这些材料,将全都一五一十地抄送皇帝那里。    因为楚歌很确定,刘知恩归根结底还是站在皇帝那边的,他不可能让刘知恩选择性地向皇帝汇报。    这样把所有的材料都抄送皇帝那边,至少有三点好处。    一是向皇帝证明自己别无二心,强化皇帝心中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;    二是新党旧党的黑材料一起给,进一步淡化自己在党争的印象;    三是让皇帝食髓知味,变得无法自拔。当皇帝意识到自己其实可以拿捏不少官员的生死时,楚歌再想去影响他,就会变得更加容易。    除此之外,楚歌要求刘知恩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