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五百六十六章 飞机炸了,但好像又没炸  (第3/5页)
啥都不实验光等着u2出现,零部件出现问题平台飞不起来还好说。    可一旦「诛仙剑」导弹无法命中目标,被u2侥幸逃脱......    那么这就不是下一次能不能命中的问题了,而是很可能会牵扯到核武器的研发计划。    因此首飞实验是重要且必须的一个环节。    而在这些专家所在的区域数米开外。    保铮正带着几位操作员全神贯注的盯着操作台上的屏幕,不断在报出着各种数字:    「高度17234米!偏移量0.2%!主副舱压力比0.95!上应切力系数2.35!」    「高度18834米,偏移量0.3%!主副舱压力比0.94!上应切力系数2.35!」    「高度21006米,偏移量0.3%!主副舱压力比0.95!上应切力系数2.39!」    「高度.......」    过了片刻。    保铮勐然抬起头,对王老说道:    「王指挥,诛仙平台的上升速率开始下降了!    」    王老闻言脸色不变,平静的问道:    「现在的速度是多少?」    保铮再次看了眼操作台,旋即便抬起头道:    「4.21米每秒。」    王老轻轻点了点头:    「不急,和它耍耍。」    按照王老他们的预先设计。    飞艇大概到1.8万米后,就会开始受环境影响而降速。    届时便需要通过无线电指令开启飞艇的抛物舱,将压舱物开始向下抛投。    如今飞艇在两万多米的高度才出现首次降速,这已经比王老他们的预期好很多很多了。    不过考虑到高空环境因素。    王老还是准备再观察一下,说不定过段时间又会恢复了呢?    果不其然。    三十多秒后。    保铮一脸欣喜的抬起头,说道:    「王指挥,飞艇的时速恢复正常了!」    王老见状朝钱五师挑了挑眉毛,那意思很明显:    哥们儿牛x不?    钱五师则冷哼了一声,对着损友道:    「切,德性!有本事你把月壤摘下来啊!」    接着又过了十多分钟。    保铮再次举起了手:    「王指挥,飞艇时速降到了4.1米每秒,而且持续超过了一分钟!」    王老看了眼高度,2.4万米多点儿。    这个高度比预设的降速线要多了足足6千米,于是王老便带着一股满足感点了点头:    「很好,开始抛物吧。」    听到王老的这番指示,保铮立刻按下了某个按钮。    众所周知。    这年头由于科技水平问题,国内.....或者别说国内了,哪怕是国际上都没有后世那种集成电路芯片。    因此整个飞艇的操控只能通过无线电传输完成,而且指令只有数种:    c波段开始抛物。    k波段主舱充氮气。    s波段主舱释放氮气至副舱。    x波段进行水平位移校准。    ku波段松开导弹发射匣。    这几个波段信号被加密过,即便被某些敌特截获,破译出来的也只会是【24岁,是研究生,哼哼啊啊啊啊啊】这句话。    这句话的意思连老郭他们都不明白,遑论那些敌特或者海对面的人了。    在抛开压舱物后。    飞艇的速度很快恢复到了每秒五米左右,也就是一分钟三百多米。    就这样。    飞艇在操作台上的示数越来越高,在突破了三万米后继续开始向上拔升。    而到了这个高度。    在电磁概念上已经临近了电离层的下边界。    早先提及过。    电离层的分法比较特殊。    它并不是地理大气标准的区间,而是电磁学的一种划分方式。    电离层位于大气标准的中间层与增温层之间,这个区域开始有大气分子被太阳辐射电离成电子和离子,所以才叫电离层。    同时电离层这个概念出现的也很晚,直到1926年才被正式提出来。    当然了。    它的相关理论要略早一些。    例如奥利弗·黑维塞在1902年就提出了科诺尔里亥维赛层的理论,不过当时电离层的属性还没有正式被确定。    而电离层最特殊的一点便是......    它是无线电波的传播媒介。    也就是电磁波以某    种角度射向电离层,被反射后传播到另一个区域。    也正因如此。    电离层下边界对于飞艇的无线电传输还是可能存在影响的,甚至可能会干扰信号对接。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