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690 巅峰!不用说了,巅峰! (第3/3页)
《不谓侠》的词曲之中。 《不谓侠》,这首歌其实整体来说质量并不是特别地高,尤其是和江炎别的中国风歌曲相比。 但品评歌曲有时候不能孤立看待,得把作者加进来。 比如歌词: “当此世生死也算闲话 来换场豪醉不负天纵潇洒 风流不曾老弹铗唱作年华 凭我自由去只做狂人不谓侠 ” 这样的歌词,要是放在别人身上,那就显得有些装比,而且是装过头的那种。 但要是放在江炎身上就完全不一样了。 “也就是江炎,放别人身上还真够呛。” 在座的一位老乐评人就笑道。 “潇洒”“狂人”等词汇,举目看整个乐坛新生代,还真就江炎能撑得起。 至于说江炎为什么要写这首歌,这抒发了江炎什么样的情感?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等等。 这就是之后要干的事了,现在,还是要先听歌。 《不谓侠》结束后,下一首依旧是国风。 《谪仙》,明:读《将进酒》有感而作。 “这是写给李白的?” 乐评人也在想,写李白,可不太好些哦。 朝阳和其余人则是在想,这真就是日记了呗。 别人写日记是写小作文,江炎是写歌,而且质量都很不错,这真的让人羡慕都羡慕不来。。。 很快,音乐响起。 相较于之前的几首,这首就显得简单委婉了许多。 而当歌词来到高朝,乐评人又一次不禁点头。 “玉袍长剑堪风流 山川不念旧 赋诗为狂也无有愁 称谪仙瑶宫难留 去凡间红楼斗酒 多情眸 落墨诗卷又几斗 斟世间最烈的酒 卧长安巍巍高楼 看尽天下何人可似他无忧 ” 古风满满的歌词,虽然细细斟酌依旧能看出有些不太通顺的地方。 但结合旋律以及mv画面,所有人都知道,这首歌算是成功的了。 别的不说,起码江炎能用这样的形式,给心中的李白描绘出来。 就这,放眼当下华语乐坛,没人能做到。 而且是抛开曲子只留歌词,其他人也不太好做到的那种。 同时,乐评人们也察觉到了更深层的意义。 这首歌写的是李白,说不准江炎也是在写自己,或者说,江炎是写他自己向往的样子。 所以这是江炎最真实的想法吗? 没等众人思索,下一首歌来了。 并且很快,所有人便被下一首歌带走了所有注意力。 《发如雪》,曲:江炎,词:江炎、方文山,明:发现白头发后有感而作。 发现白头发? 江炎自己的白头发?还是谁的? 没等多想,《发如雪》前奏响起,然后“狼牙月,伊人憔悴”开始传世经典。 这下乐评人们直接躺平了。 这歌不用多说了,属于江炎板板正正的中国风。 如果说目前为止,《白云山下》是这张专辑通俗曲目中的天花板,而《庐州月》是中国风的天花板,那么现在《庐州月》得往边上站一站了。 “不对!” 这时,当《发如雪》放到最后一段“啦儿啦”的时候,《庐州月》在乐评人的心中彻底失宠,沦为了第二。 然而,事情依旧没有想的那么简单。 等大家伙儿对《发如雪》意犹未尽的时候。 接下来的一首歌,几乎让乐评人们直接站了起来。 《兰亭序》,词曲:江炎;明:真迹在哪,想看!!! 简短俏皮让人忍俊不禁的说明加上三个感叹号,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江炎的某种热烈情绪。 没等多想,音乐起来了。 “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” “巅峰!不用说了,巅峰!” “牛啊!” “。。。” 文山的词不是开玩笑的。 第一段歌词一出,一帮乐评人再次激动。 这样的激动感比听到《发如雪》还要强烈。 就和以前刚听到《断桥残雪》《东风破》,几个月前听到《庐州月》时候一样。 那种激动感简直无法形容。 在配合着那回味无穷的中国风旋律。 所有人都知道,这是独属于我国的音乐。 而就凭这首歌,江炎的统治地位就不用怀疑了。 但统治不统治的,乐评人们已经不关心,他们现在激动的是:中国风,将再创辉煌!笔名帅不帅的群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