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14章 百姓十八里相送  (第1/2页)
    三日之后,朱载圳起了个大早。今日他要踏上返京的旅途。    戚继光和俞大猷走了进来。俞大猷如今已做了南直隶总兵。这趟他是专程从金陵赶来杭州,随行护驾的。    俞大猷建议:“王爷,您还是让戚家军的弟兄随行护卫您回京吧。南直隶的卫所军虽然归我管。可山东、北直隶的卫所军靠不住啊!”    朱载圳道:“不成。朝廷里现在已经有非议了。说戚家军是我景川王的私军。我要是带着戚家军上京,朝中那群乌鸦不得说我有谋反之心?    我身边有一百名锦衣卫,再加上各省卫所军沿途接应已经够了。”    俞大猷压低声音:“可是,山东、北直隶卫所军的将领都是裕王的人。”    朱载圳道:“放心吧。我三哥没有那个胆魄。他身边的徐阶、高拱、张居正也不是傻子。他们知道,我如果在路上出了岔子,父皇第一个饶不了我三哥!”    俞大猷又道:“缴获汪直的那五千条火铳,两百多门弗朗机炮还放在军营武库里呢。要不您带回京,给京师三大营装备?有了这批犀利的火器,蒙人再入寇就好打多了。”    朱载圳看向了戚继光:“戚帅,你告诉俞帅我能不能这么干。”    戚继光道:“俞老哥,你快别给王爷挖坑了!京师三大营是禁军中的禁军。京城的看家之犬!若王爷听了你的,带回大批火器装备三大营,朝廷里会有人说他想插手禁军。    皇子插手禁军,往严重了说是图谋不轨,意图谋反!”    朱载圳笑道:“俞帅。要论打仗,你跟戚帅不分伯仲。要论朝堂谋略,你得多跟戚帅学学。”    俞大猷道:“咱老俞是直肠子,不懂那么多弯弯绕,也懒得学。”    黄锦走了进来:“小主子爷,一切都准备妥当了。何小姐也上了轿。”    朱载圳点点头:“好,出发!”    朱载圳出得总督衙门。胡宗宪跪倒在地:“王爷,保重。”    朱载圳扶起胡宗宪:“汝贞兄,我走之后,浙直就交给你了。”    胡宗宪道:“臣定不负王爷所托。”    刘五七也从宁波赶回了杭州。他哭着说:“呜呜呜,嘤嘤嘤。王爷,五七以后不能在您身边伺候了。奴婢心里难受啊。”    朱载圳笑道:“蠢奴婢,哭什么哭。你替我管好宁波贡赠使司,就是大功一件!”    这一趟朱载圳返京,带回了几个重量级人物。    头一个自然是未来的景川王妃,何芳晴。    第二个是刚刚大病初愈的兵部右侍郎唐顺之。    第三个是拟任户部右侍郎王国光。    第四个是拟任景川王詹事府谕德徐渭。    第五个是锦衣卫北镇抚使陆绎。    第六个是拟任塘沽口水师副将邓子龙。    第七个是拟任兵部造办处主事,火器小天才赵士祯。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    第二到第五位,都是景川王党的核心骨干成员。邓子龙是未来的水师统帅。赵士祯则是未来的大明火器专家。    至于一同返京的黄锦,算半个景川王党。    留在江南的浙直总督胡宗宪、浙江总兵戚继光、南直隶总兵俞大猷,亦是景川王党的核心骨干成员。    这些人是朱载圳用才干和人格魅力争取来的第一批朝中班底。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