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4章 风起  (第1/2页)
    隆兴二十三年,天灾连连,草原上一连下了两个月的大雨,草场被大水淹没,牛羊成群成群的病死。    为了活命,草原人选择铤而走险,南下劫掠。    中原大地却是旱灾连连,百姓流连失所,同样是为了活命,无数的百姓离开自己的故土,成为了流民,游荡在大夏疆土之上。    十三岁的谢烬已经成为了一个棱角分明的壮汉。    宽厚的臂膀,修长的双臂,粗壮的腰身,无不在告诉人们,他是一个武艺高强之人。    此时,他的训练方式已经变了。    每日,他都会在水下闭气舞槊。    在水下时,他的双腿之间会夹着一块大石头,就好似那战将骑在战马上一般。    这也造就了他异常稳定的下盘。    哗啦!    谢烬的头在水中露了出来,大口吸了两口新鲜空气后,高兴的举起破天槊。    “哥几个,有口福了。”    长槊上,穿着三只长约二尺的草鱼,每一条鱼都有将近十斤的重量,这三条鱼就是小三十斤。    谢文熟络的接过鱼,开膛破肚。    谢武起锅烧油,不过半个时辰,一锅肥美的鲜鱼汤就做好了。    就在几人大快朵颐之时,刘振阴沉着脸走了过来。    “二叔,上好的鲜鱼汤,快来尝尝。”    谢文喊道。    谢烬却看出,刘振的表情有些凝重。    “怎么了?”    “你于四叔出事了。”    刘振坐到谢烬身边,“前日,你四叔去县丞领取今年的粮饷,不料半路却被卢家人给劫走,那粮食虽然不多,但是也足够咱们吃几个月的,而且,少了这些粮食,咱们就没了给黑虎寨的供奉。”    “恐怕,他们要来找麻烦了。”    “二叔,这黑虎寨的供奉必须要给吗?”    “嗯!”刘振凝重的点点头,“黑虎寨其实就是一群兵痞组成的山寨,他们平日里拦路抢劫也只是劫财不伤命,并且每次都只拿一半留一半。”    “对于咱们军所也是同样,每年朝廷发的军粮他们要一半,不然,这个年就不好过咯。”    “没人管一管?”    “管?”    刘振漏出一抹嗤笑,“天下乌鸦一般黑啊,黑虎寨能在边境作威作福这么久,你猜他背后站着谁?”    “若是咱们军所是满编制的话,自然不惧那黑虎寨,只是咱们军所到现在满打满算不到十人……”    “那为何卢家要抢咱们的军粮?”    “听说咱们大周和草原打了两仗,互有胜负,并州边镇的百姓,纷纷逃难而来,现在蓟州,燕京已经人满为患,咱们北边的望江县也涌入不少难民。”    “估计是卢家想发这国难财。”    “该死,我大周就是因为有这群为富不仁之人,才变成现在这样。”    谢烬听着刘振的喝骂,揉揉脑子,“我去会会卢家,与其等别人发难,还不如先下手为强。”    “不行,你现在是百长,不能以身犯险。”    “二叔放心,我心里有数,回去禀明爹爹,我就启程。”    “你这孩子,莫要犯傻!”    刘振担忧的说道。    回到军所和父亲细说一番,当日,谢烬辞别了众人,换了一身破烂衣服,带着半袋粮食,扛着破天槊晃晃悠悠的走出大山。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    走了一日,终于抵达望江县城下。    果然如同刘振所说,这里已经挤满了难民。    此时天还未黑,远没到关城门的时候,但是望江县的大门紧闭,无数难民拖家带口的挤在城墙下。    在城墙上,站着的是虎视眈眈的城卫军,那些平日里保护百姓的人,这一刻将手里的屠刀对准了这群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的可怜人。    “哎!人命如草芥啊!”    谢烬找个地方,搭了个窝棚,蜷缩了进去。    看着这群有今天没明天的难民,谢烬更加坚定了要出人头地换个活法的决心。    要想不被这个时代淹没,那就要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。    深夜,谢烬还在琢磨,如何能混进城,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。    借着月色,看过去,竟然是几个身穿锦袍的年轻宦官。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