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八百八十六章 有事相求 (第5/7页)
照面,与那位老神仙并无交集。” 其实是一件遗憾事。 以后游历青冥天下,肯定会去神霄城做客的,当然只是字面意思的登门拜访。 至于紫气楼之流,另当别论。 老道正点点头,等到这位陈剑仙喝过茶水,询问自己能否在道观里边四处走动,老人笑着说这有什么不可以的,陈山主随便走,随便看。 陈平安带着小陌和仙尉走出屋子,老道士站在门口片刻,之后就忙自己的事务去了。 陈平安来到一棵古柏树下。 仙尉好奇问道:“小陌,京师道正是个什么官?” 小陌说道:“管着大骊京城所有道士的道士。” “好大官!” 仙尉吓了一大跳,心思急转,试探性问道:“小陌,能不能让曹沫帮我求份道士度牒。” 小陌摇头道:“你自己去与公子说此事。” 蓦然清磬几声。 陈平安回过神,收起思绪,说道:“走了。” 离开道观之前,陈平安找到那位京师道正,结果发现除了葛岭之外,京城词讼、青词、掌印在内的诸司道录,都在道正大人这边的署房待着,好像就在等陈剑仙的露面,陈平安也只当不知这些道录的看热闹心思,笑着告辞离去。 之后带着小陌和仙尉来到崇虚局,因为是译场所在,又是大骊敕建的新建衙署,故而相较于那座岁悠久的道观,就要显得更有威严了,所以仙尉就一路走得战战兢兢,大气都不敢喘。小陌打趣一句,需不需要我帮你与公子说一声?仙尉听出言外之意,嘿嘿笑着回了一句,小陌,你家是不是有片竹林啊?小陌有些茫然,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。zWWx.org 陈平安最后脱了布鞋,坐在一片禅房外的木板廊道中,小陌拉着仙尉坐在台阶上。 陈平安双手叠放在腹部,开始闭目养神。 安心法。头陀法。持戒苦行。 家乡有句老话,石崖上耕田。 是用来形容某个穷人的困顿和勤劳,到了一种夸张的地步。 不知为何,陈平安第一次在书上接触那桩佛门公案,看到磨砖成镜四字,就会没来由想起这句家乡谚语。 一个人,既然有各自的安心之乡,当然也各有各的揪心之地,让人徘徊不去鬼打墙。 师兄崔瀺,可能是家中那座被搬走梯子的阁楼,只能透过小小的窗口,群星朗朗,风雨交加,银河璀璨,大雪纷飞,孤月独明。 也可能是离开家乡后,在异乡一处学塾窗外边,看着一个穷苦困顿的教书先生,为孩子们传授圣贤学问之时的眉眼飞扬。 阿良,可能是那个荒郊野岭的乱葬岗。 魏檗,可能是千年之前,那个入水打捞金身碎片的女子。 嫁衣女鬼,兴许是夜幕中那条山路上,一个大声朗诵圣贤书籍来壮胆的读书人。 一直徘徊不去。 谁越是想要个黑白分明,越想要分出个对错是非,谁就越痛苦。 不知不觉,暮鼓声响起,陈平安依旧闭目,说道:“小陌,你和仙尉可以先回宅子那边。” 小陌轻声说道:“没事,我们等着公子就是了。” 至于那个仙尉,先前在译经局这边吃过了斋饭,天大地大,吃饭最大,面子什么的都靠边。虽然一直在这边坐着,让仙尉觉得确实有点百无聊赖,只是相较于那些年一路北游的困顿不堪,其实算好得了,就当是在这边忆苦思甜。 之后等到陈平安睁开眼,抬头望去,已经是月至天心处。 明月高楼,形单影只,月光如水水如天,揽之不盈手。 陈平安收回视线,看了眼台阶那边的小陌和仙尉,小陌依旧在台阶那边正襟危坐,至于仙尉,本事不小,坐着都能睡着,这会儿鼾声如雷。 陈平安起身来到台阶那边,穿好鞋子。 小陌就要伸手拍醒身边的仙尉,陈平安轻声笑道:“没事,让他再睡会儿。” 坐了小半个时辰,陈平安一拍仙尉脑袋。对小陌说道:“打人要趁早。” 仙尉揉了揉眼睛,迷糊问道:“什么时辰了?” 接下来一句就是要不要吃顿宵夜。 陈平安带着他们离开译经局,还真带着仙尉找了个夜宵摊子。 ———— 即将改名为处州的龙州地界,老宗师鱼虹一行人,乘坐那条长春宫的醴泉渡船,选择在牛角渡下船,先来到三江汇流之地的红烛镇,再绕路去往玉液江的水神祠庙。 夜深人静时分,鱼虹造访水神庙。 一洲山河,四品水神。 这位玉液江水神娘娘的金身神位,相当不低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