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八百八十八章 离京返乡 (第7/16页)
虽说在憧憬江湖、一心想着当女侠这件事上,少女有些不着调,可其实平日里,没少在铺子里边帮忙,做些琐碎事,好从爹那边挣些工钱。花钱容易挣钱难啊,怪自己,看书太快。 陈平安会提醒曾掖一句,以后可以游历大骊京城。若是有缘,自会相见。 少女瞧见了宁姚,喊道:“宁师父!” 宁姚摇头道:“我不是你的师父。” 少女咧嘴一笑,随便喊喊嘛,宁师父你不用这么较真的,问道:“要走啦?啥时候来?” 宁姚笑道:“不好说。” 少女哦了一声,还是有点失落。不过没事,江湖儿女嘛,拿得起放得下,青山绿水后会有期。 老掌柜松了口气,还好,闺女没闹着离家出走什么的。 京城设置都水监衙门,归工部管,水部郎中,都水清吏司,都是一个管一个的大官,老掌柜的长子,就在那边当个河防胥吏,负责盯着一处闸坝事务和河床疏浚,算是吃公门官家饭的,不算大出息,可好歹旱涝保收,加上能插手栽植榆柳和养护,也有些额外收入。次子在京城城北开了个绸缎铺子,也算成家立业了。所以老掌柜如今就只有眼前这个最不让人省心的宝贝闺女了,之所以不省心,当然还是因为最心疼嘛。 一行人坐上一条南游渡船,就此离京返乡。 如今牛角渡,随着大骊驻军的陆续撤出,就愈发渡船往来频繁了。 归功于披云山和三江汇流的存在,使得牛角渡,成了大骊南北两条航线当中的重要枢纽渡口之一。 陈平安,宁姚。小陌,仙尉。 来时只有两人,去时多出两人。 一袭青衫。 宁姚身穿一件法袍金醴,背剑匣,她不屑施展什么障眼法。 小陌始终是黄帽青鞋的寒酸妆扮,仙尉去过一趟过京师道正衙署后,愈发胆肥几分,都准备给自己捣鼓一把天师府道人标配的桃木剑了。 一人一间屋子。 这是仙尉第一次乘坐与白云鸟雀为伍的仙家渡船,只觉得自己终于发迹阔气了。 宁姚在屋内看书。 陈平安就带着小陌和仙尉来船头这边赏景。 这会儿便听附近一大拨扎堆的年轻修士,在那边闲聊,也不用什么心声,言语无忌,好像来自几个不同的山头门派,是在渡口那边刚认识的,登船之后,就相约一起,那些莺莺燕燕的女子练气士,倒是师出同门,下山游历嘛,香火情就是这么来的。 因为仙子多,男子练气士们就开始各展神通了,有显露文采的,低头沉吟,说那亡国之恸,家破之痛,身世之悲。韶华易逝,人生难久,潸然泪下。 有不经意间露富的,其实这个比起抖搂才情,更立竿见影了。 年轻的谱牒仙师里边,怎么个有钱,也分出三六九等, 拥有一条私人渡船的,那就是真有钱了,一般来说,只有大仙府的道侣子女,才有这种待遇。 然后是有那吃钱的符箓飞舟之属。之后就是出门在外,仙师可以骑乘仙禽异兽。 最后,当然就是靠两条腿跋山涉水了,要是着急赶路,至多用上一些材质寻常、品秩相对不高的神行符、甲马符。 陈平安就想起了老龙城的范二,那可是名下有座桂花岛的。 至于皑皑洲的刘幽州,算了,不能比。 仙尉竖耳聆听,都是阅历啊,世面啊。 不知怎么就聊起了披云山和夜游宴。 小陌心里有数了。 仙尉这个半吊子的练气士,以讹传讹的江湖传闻,做不得准,可是加上这些来自山上谱牒的修士,还是这般说,那就差不离了。 何况仙尉说了道理,还挺有道理。 江湖中人,只有取错的名字,没有给错的绰号。 魏夜游。 仙尉觉得这个“道号”,听多了之后,好像还挺霸气的。 一洲夜游,舍魏其谁。 小陌犹豫了一下,问道:“公子,那位魏山君?” 陈平安笑道:“只说相貌气度,丰神飘逸,古风道气,见之忘俗。若说为人处世,有情有义,反正我还真挑不出什么缺点。” 只是双方第一次相逢,在魏檗还是棋墩山土地公的时候,就比较滑稽了,与如今披云山魏山君的形象,云泥之别。 小陌点点头,心领神会。 应该是自家公子话里有话了,是破例提醒自己送礼不可轻了? 看来魏山君的这个绰号,绝非浪得虚名。 陈平安哪里想到小陌在想什么,不然肯定要为魏山君喊冤叫屈了。 这些多年,魏檗很不容易的。 披云山夜游宴的偌大名声,都已经传到中土神洲和北俱芦洲了。 家乡那边。 一座小小的槐黄县城,名胜古迹众多,如今访仙者多如过江之鲫。 例如建造在神仙坟和老瓷山的文武庙,俨然一国城隍庙中的都城隍,其实浩然九洲的各国文武庙,不像城隍庙,并没有级别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