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九百七十四章 一家团圆 (第6/8页)
高,你高啊。” “陆掌教才是奇人高语,不知所云。” 这么聊天就费劲了,陆沉撅起屁股,伸长脖子瞥了眼鱼篓,鱼篓坠入水中,陆沉想要伸手去拽绳子,结果被青年道士提醒一句烫手,只得罢手。 “老高,钓着鱼么?” “钓着了。” “除了小道这条筷子细的小鱼,还有大鱼吗?” “那就没有大鱼了。” “空废鱼饵,说不定连鱼竿都被扯断,还伤了钓鱼人的筋骨,万一再被大鱼掀翻了整条船,何苦来哉,何必呢。” “贫道倒是乐意试试看,是大鱼气力无敌,还是这条鱼线足够坚韧,顺便试试看鱼钩,能否钩破大鱼嘴皮一星半点的。” 陆沉神色哀伤,轻声道:“老高,听句劝,真别这么做,真的,信我一次。” 青年道士也难得流露出一抹异样神色,沉默片刻,说道:“陆沉,贫道当你是朋友,才在这边故意等你,只是为了闲聊几句,不是听你劝的,接下来你能不能说些不煞风景的?” 陆沉双腿垂在船外,除了酱肉就蒜瓣之外,半晌没动静,等到吃完,拍拍手,油腻掌心抹了抹船板,问道:“高孤,你们几个,咋想的,真不怕余师兄仗剑远游,找上门去,一剑一颗头颅掉地上?” 这个高孤,飞升境圆满,公认数座天下的炼丹第一人,青冥天下十人之一。 还是天底下最有希望跻身十四境的修士之一。 当年那场变故发生后,这位“青年”道官,就站在白玉京边界,遥遥看着白玉京。 那是一种不管是谁稍稍与之对视一眼,就会倍感渗人的沉寂眼神。 狠人往往话不多。何况隐忍了这么多年,高孤绝对不是那种愿意将仇怨带进棺材的人。 果不其然,高孤点点头,语气平静道:“地肺山华阳宫,梦寐以求,贫道等着。等这一天,等了很久,很久了。” 陆沉知道高孤的真正依仗,不单单是他修为境界够高,山头够大,徒子徒孙们遍及一洲。 最大的依仗,在于人间就像一张大网。所有的恩怨情仇,都是一个个绳结,有些绳结随着岁月推移,会逐渐腐朽殆尽,烟消云散,但是某些死结,只会越来越绷紧、坚韧,故而愈发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,藕神祠只是这其中的一个,岁除宫那座“少年窟”亦然,高孤更是。 现在就看谁来做第一个推墙之人了。高孤?孙怀中?吴霜降? 白玉京的谱牒道官,确实不计其数,只是万丈红尘,深陷其中,道心蒙尘,尤其是等到大战蔓延天下,杀戮四起,道官出手,折损阴德,或伤或死,陨落无数。 “贫道算个什么东西。” 高孤微笑道:“辜负狂名三千年。” 狠人撂狠话,从来不用脸色狰狞,就总这么云淡风轻的。 陆沉唉了一声,“老高,作为朋友,得劝你一句,可不能说气话。” 山上修行,活得越久,道龄越长,朋友越少。 高孤的小弟子,出身弘农杨氏,此人也是高孤最器重和宠爱的嫡传,没有之一。 之所以器重,是此人的修道资质,文韬武略,当然极为出类拔萃,更因为此人的性情,在高孤看来,最为“类己”。 一生都无道侣、更无子嗣的老宫主,简直就是将这名小弟子视若己出。 陆沉伸出三根手指,“白玉京的某个地方,粗略算过,你们不会超过三成。” 高孤笑道:“这么多?意外之喜。” 陆沉后仰倒去,躺在船头,双手作枕头,看着漫天飞雪。 高孤说道:“陆沉。” “嗯?” “天下必须有余斗,人间不可无陆沉。” “我谢谢你啊。” “那就给贫道磕三个响头?” 陆沉闭着眼睛,嘴上念叨着咚咚咚。 高孤伸出一只手,轻轻拍了拍陆沉的袖袍,“不必伤感。” 风雪天里,一行三人徒步而行。 为首一人,是位单凭装束看不出道统法脉的中年女冠,身边跟着一双少年少女。 她便是青冥天下候补之一,飞升境剑修,宝鳞,鬼仙。 青冥天下授箓道官,每逢法事科业斋戒,都需要依制穿着,不可有丝毫僭越,只是出门在外游历,除了某些稀奇古怪的个人喜好之外,往往是如宝鳞这般,头戴远游冠,脚踩云履,属于最为常见的道士装束,这是道祖钦定的规矩,用来勉励修道之士,修道立德,统以清净。 宝鳞新收了两位嫡传弟子,都是剑修。 一双如同璧人的少年少女,分别名叫吕蚁,邱寓意。 吕蚁好奇问道:“师父,既然是要跟那个道老二问剑,好像方向不对啊。” 宝鳞说道:“要先去见个僧人。” 两位弟子,面面相觑。 在这青冥天下,一个道士找僧人做啥? 只是他们再一想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师父是谁,连那位道老二和白玉京都不放在眼里。 吕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