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8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(29) (第3/3页)
,皇后、王安石不说话,当然就只有韩冈出面。 章惇点点头,算是附和。 颠倒黑白是官僚的基本功。一件事,若做不到能正说反说,那就别写文章了。既然能将六岁的太子给说迷糊了,也肯定有这方面的特长。不过敢大着胆子直接将那张纸条拿出来,章惇自问也要多想一想,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。 “如果陛下还能恢复。我们决不会这么做。但陛下的病,天下都没有能治的方子,都是能看天数。”韩冈叹息着,然后对赵佣正色道,“殿下,你愿不愿意为了天子分担一下责任?” “知道了。”赵佣用力点头,小拳头握紧,“愿意!” 这能并不是谎言,而且合情合理。当然能让人相信,不过只是小孩子而已。现在赵佣肯定是还醒悟不过来。等到他长大,如果没忘,则肯定会明白。但不论是忘了还是不忘,却又能如何? 赵佣被说服了。这算是最好的结果,否则小孩子闹起来,真的没有办法解决。 章惇就在韩冈身旁,安心的长叹了一声。 ‘啊’!来自内间的惊叫声打断了所有人的激动,“官家醒了!” 宰辅们一个个抢进内间,向皇后也跟着,只是进去后没走上前。赵顼已经睁开了眼睛。原本一直在手边的沙盘早被拿开,现在手指就只能在床褥上划着。 ‘什么时候醒的,汤药怎么没用?’宰辅们的心中乱作了一片。 “把沙盘拿过来。陛下有话要吩咐。”韩冈上前道。既然躲不了,就干脆正面迎上去。 拿到沙盘,赵顼开始在上面画字,‘六,哥’。 是在叫太子。而且看起来很冷静。 “陛下。”王安石有些激动,又强自忍耐。 宰辅们都屏住了呼吸,只听赵佣大声道,“儿臣在。” ‘改、名’。 啊。差点都忘了! 韩冈差点出声。 赵顼的名字就是登基时改的,之前叫做赵仲鍼。皇帝名字都要世人避讳,所以登基改名,基本上尽量用生僻一点的字,免得给世人添麻烦。 不过不管怎么改,终究还是会添麻烦。就是武瞾那样生造的字,也照样要避谐音的讳。比如山药,唐以前名为薯蓣,当唐代宗李豫登基后,就不得不避讳,改为薯药。到了上代的英宗赵曙为帝,又不得不改为山药。之后再没有改过,沿用到千年之后。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赵佣不太明白简单的两个字‘改名’是什么意思。王安石拉着他,详细的解释了一番。 并不狂躁的天子,各人望着无不心中生寒。 赵顼若是继续发狂,那还好说。现在一下就变得如此冷静,实在是出乎意料。毕竟是皇帝,纵使知道他再无爪牙可用,但积威尚在,不是寻常人可以轻辱。 只有韩冈放得开,他并不担心赵顼还能将他怎么样。安心的看着赵顼最后的表演。 “就是不能用旧名了?”赵佣点头,“儿臣知道了。” 他很机灵的跪下来,对赵顼道:“请父皇赐名。” “‘煦’【注1】。”赵顼吃力的在沙盘上划着字,‘早、已、定、好’。 ‘硬是留了一根刺下来呢。’韩冈想着。 注1:尽管现代,神宗、哲宗两父子的名字发音相同,只是音调不同。但在古代,赵顼的顼,在韵部中属于‘入声二沃’,而宋哲宗赵煦的煦,则是属于‘去声七遇’,发音相差很远。cuslaa的宰执天下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