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四一七章 层面 (第2/3页)
的岳祖母张奶奶就不太客气,几步冲到桌边迅速扫了眼酒菜后再摆出痛心疾首的样子指斥杨景行:“光宗耀祖,光宗耀祖呀!” 萧舒夏讲电话的语气也是一肚子委屈焦急:“没用,我们说什么都没用……你跟他讲吧,看你有什么本事?” 杨程义也敢对老婆严肃:“什么事现在怎么讲得清楚?” 教育学人士应该是看清状况了:“您吃饭吧,我们过去……” 外婆显得十分诚意:“再吃点,喝口薄酒,坐得下坐得下。” 不了不了,教育学人士揽上自己一大家人往门外推,有机会再聊。 杨程义立刻起身送客:“那就不好意思……” 客气中看见著名作曲家也来送客,教育学人士就杀个回马枪,主动握手:“……留个电话吧?” 杨景行掏手机:“我打给你……” 电视上没见着著名作曲家什么样子,现在赶紧仔细观察。张奶奶直接就抓杨景行的手,今天也算祖孙两代的久别重逢吧,激动得四手相握后老人都不知道从何说起:“……八六年你妈出阁,萧舒云早两年八四年,我记不错!” 这边纷纷点头没错没错,杨程义最感激了:“您帮了大忙。” 萧舒夏还能一心二用:“姨您坐会,我陪您说说话。” 张奶奶气势骤增更大嗓门:“那时候还是老卫生局,杨国匀当工会主席……” “副的!”外公比较严谨。 张奶奶用指头戳作曲家的胳膊:“一到过年都用车拉,你舅舅你爸爸不停楼上楼下楼上楼下,卫生局那老楼两间总共这么点大,你记得不记得?” 外婆更清楚自家的事:“那哪记得,搬家的时候王卉都还走不稳不记事,我妈都还没走!” 张奶奶的儿子也就是教育学人士的岳父感叹:“那时候很多人家还没有电视,晚上到单位看电视。” 舅舅有点怀疑:“电视差不多都买了吧……” 这下热烈了,在场的九纯人除了零零后都被勾起回忆,晴映水库电站是九二年落成的,那会去一趟浦海可是见大世面。 可是杨景行又要接电话了:“团长,您起这么早?” “家里打个电话。”文付江问:“刚才看没看新闻?” “看了。”杨景行就会拍马屁:“您很精神。” “老黄瓜刷绿漆。”文付江呵呵,“领事馆的是不是没播?” 杨景行嗯:“是没看到。” “这就有点不好意思了。”文付江忧心:“昨天晚上很热情,今天也还有招待。” 杨景行呵:“给我们难得露脸的多一点时间是他们高风亮节,您就多喝一杯吧。” 文付江哈哈一笑:“这边肯定是报上去的,他们那个一审二审程序比较多,是不是不想官方的色彩口吻太重,你觉得呢?” 杨景行可没这种智慧:“可能,过节主要突出节日气氛。” 文付江再提供线索:“曹主任那边跟肖记者沟通得比较多,说题目早就报上去了,因为文教类的不太好选就取个巧报的是什么国际性典型事件型,这方面我也不太懂。” 杨景行就更不懂了:“我就觉得应该重点说一下王老师他们挺辛苦的……” “不,不。”文付江讲道理:“那些工人,听我儿子说是真的艰苦……” 文付江要打的电话也多,杨景行只在阳台站了五六分钟又可以回去了,看热闹的都走了家门也关上了,亲人们已经拿起筷子比之前放松,舅妈还很关心:“快点吃两口,等下又来了!” 萧舒夏这会对着已经放在桌上的手机讲话是笑哈哈:“还有,你以为他简单,去了再跟你讲!” 电话免提着,萧舒云的气势亲人都能听见:“别啰嗦马上交代!我等一下午都焦心暴躁了!” 萧舒夏命令儿子:“姨妈有正事跟你讲!” 杨景行还是拿起电话:“谢谢姨妈姨夫。” 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表姐的质问:“我呢?寒暑假谁带你玩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