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5章 赚的第一笔钱  (第1/2页)
    老头看了看板车上堆得老高的货,摇了摇头:“开什么国际玩笑,小伙子,你有点异想天开了。”    老头拿着竹篮子离开。    这时已经有不少船靠岸,一个个舵手上岸,同样望着他摇头。    觉得这小伙子是真不会做生意,开什么玩笑,码头卖竹篮子。    …    上午十一点。    第一批上岸看货的人已经回来,一看,这小伙子还在。    于是这些人开始纷纷走了过来。    果然,冯义胜的摊位上火爆了!    70竹篮子,竟然一扫而空!    原因只有一个。    长洲那边这种篮子价格卖到了一块往上!    而且质量并不好,刚开始这些人上岸要看货,确实嫌麻烦,不愿意拿着。    但现在是返程,这么便宜,这么好的东西,干嘛不带一个回去?    那些客船的掌舵人也挤到了人群中。    看马玉林不停地结账,忙碌,热情的招呼。    一个个看的头皮发麻!    这东西,这么赚钱?    一直到卖空,他们还不愿意走。    那个老头也在,忍不住问了句:“小伙子,你这进账多少?”    马玉林一边收拾一边笑着说:“70个,六毛一个卖掉的,进账了42块吧。”    “42!”    几人倒吸一口冷气,一上午进账42,能比得上他们两月的工资!    这小伙子要是这么干个几个月,不得往资本主义一路狂奔啊!    看冯义胜准备走。    这里几人马上反应了过来。    “等等,小伙子,咱们好好谈谈。”    “小伙子,别着急走啊!”    马玉林装作不解:“几位,这是?”    一群人又似乎有些难以启齿。    他们都是国营企业的员工。    这年代去搞街头倒卖的,都是一些混子做的事。    拿国家工资的,总觉得有些拉不下面子。    但他们有些已经几个月没发工资了,家里婆娘孩子几张嘴,吃饭是现实啊。    马玉林看他们不说话,于是开口:“你们想问我从哪里进的货,然后用你们的船捎带到外地去?”    那老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:“我们从没想过这玩意儿,差价竟然这么大。”    “白跑船十几年了,小伙子,可以告诉我们?”    马玉林笑着摇了摇头:“要不,我们合作?”    “三天后,我再捣鼓几百个过来,你们从我这里收,我便宜点给你们?”    “那怎么能呢,你直接告诉我们哪里进的货不就完了,不麻烦你了。”    真不是耍心机,而是这年代的人普遍这么单纯,把事情想的太简单,这会一个个心里还在想着,不麻烦别人…    马玉林直接反问了句:“各位,我要是告诉你们这货哪里进的,岂不是把自己赚钱的门路告诉你们了。”    “换你们,你们会吗?”    这下让几人一阵尴尬。    好一会老头叹了口气:“时代变了,国家也允许我们赚钱了。”    “长洲那边到处都是搞小生意的,但你知道的,我们船上干了一辈子,又不想丢了这份工作。”    “但单位效益不好,小伙子,要不你帮帮我们,家里难啊。”    马玉林摇了摇头:“不行,抱歉。”    “三天后,我会继续来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