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 (第1/2页)
屋子里一片安静。 林延潮知道,在柘县虽说是自己李知县担任县令。但李知县没有处理事务的能力,让林延潮给他派一个师爷,所以李知县对孙承宗言听计从,县里的大小之事都是孙承宗一人决断。 这可以视作孙承宗第一次独立办事。 孙承宗道:“现在出了亏空,连累了府台,李知县,孙某实辜负了你们的信任。这亏空就当孙某亏欠府台的,孙某向东翁辞去差事,回到河北老家一定会想办法将钱还给东翁。” 林延潮道:“钱之事尚是次要,稚绳,此事容我评估完柘县的工程,再与你商量,这段日子你就留在府上调养身体。” 孙承宗道:“多谢府台好意,只是孙某实在是无颜留在府上。现在孙某去意已决,恳请府台答允孙某此请。” 林延潮低头呷了口茶心道,莫非自己真是用错了人。 让运筹帷幄,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,去干了韩信的活? 正月过后,即是二月。 二月对于河南各府州县而言,又是兴河工的时候了。 去年灾情不小,又是潘季驯主政河道,河南的官员不敢怠慢,一到二月即开始兴修河防。 而为了监督地方,河南新任的巡按御史到下面各府监督河工。 巡按御史官不过七品,但是地方是可以与巡抚平起平坐的检察大臣,直接向天子汇报。就是布政使见了他也要陪坐下首。 接替曾乾亨任新巡按,也是万历五年的进士名叫汪言臣,从名字上来看,此人的父母极有先见之明。 因此听说汪巡按来了,林延潮不免如临大敌,亲自在半道上迎接。 这新任巡按从开封坐船到归德的,林延潮先在府境边上迎了巡按,然后陪同他视察。 而汪巡按将在归德视察的第一站就放在了归德府柘县。 对于汪巡按视察柘县,林延潮感觉是十分不妙,因为柘县拉下了亏空,他虽还未上报,但说不定巡按已是听到了风声。 没错,林延潮现在手头有钱,但都是在府库,却不能拿到地方给柘县买单。 地方州县一笔一笔的账目,都要经过户部审核,来路必须清楚。现在柘县出现亏空,若给些时间,林延潮能默不作声将账作平了,但巡按突然来柘县视察,这就很难瞒得过他的眼睛。 到了地方后,李知县设下酒宴给他们接风洗尘。 之后林延潮住在驿站,汪巡按则在察院下榻,次日一大早,汪巡按即带着府县两道的官员视察河工。 于是众人一行就先出东门,视察城东的河堤。 城东的河堤依山而修,所以视察这河堤,众人几乎是要走一段上路。 但李知县早有安排,但见堤坝上下早已是人山人海,附近几个村的老百姓都涌了大堤。 堤上堤下是锣鼓喧天。 咚咚! 咚咚! 这鼓声是震耳欲聋。 汪巡按见了这一幕笑了笑,旁人给他递了手杖,当下举步上了坡道,而林延潮紧跟在他身旁。 因为前些日子下了雨,山坡道上有些湿滑,走了一段泥泞土路,但见堤上堤下都是挤满了百姓。 林延潮刚感慨了一番,李知县这动员力,就见远远地看到老百姓们都一并道:“林青天来了!” “没错,是林青天。” “见过青天大老爷。” “见过府尊!” “拜见府台大人!” 远远的各种呼声,林延潮再度感叹李知县下的功夫实在不小。 汪巡按不免恭维道:“林府台在归德很得民心嘛。” 林延潮待要谦虚,但却听李知县面上也是激动对汪巡按道:“启禀按院,之前府台当年任同知,后任知府时多次来本县巡视,所以不少百姓们都是认得府台。” 林延潮听了这才恍然,还以为是李知县在拍马屁,原来不是。 林延潮看着堤上百姓,不免心底又是感动,又是自豪。 连汪巡按也是停下脚步对林延潮道:“林府台如此得民心,本按也该让贤才是,林府台先请,本按附于身后就好了!” 林延潮当然是坚决不肯,汪巡按也只好算了,但一路走上堤坝,老百姓们呼声却是更大。 一旁府县官员都是带着喜色,人人脸上都是颜面有光。 好容易从两旁的百姓中,林延潮与汪巡按来到了堤上,放眼望去但见大河归流,风平浪静。 前前后后的大堤将河水牢牢地束缚住,而在大河的另一边,却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。眼下庄稼地里正冒出青苗来,葱绿葱绿的望之令人心旷神怡。 汪巡按见这一幕不由道:“再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