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142、起拔 (第3/3页)
“以我军兵锋之锐,气势之盛,攻克建昌倒是不成问题...” 太史慈沉吟片刻,正容说道:“不过之前哨骑回报,说这些时日来,华歆倒也没有坐以待毙,不仅一直在和荆州联络,更以重利招了不少山越来助他守城,豫章山越向来凶悍,远胜其他地方,恐怕难以一战而定,不止如此,建昌离长沙不远,至迟明晚,早则明天中午,就或有援军来到。” “区区野人,何足道哉?”甘宁瞥了眼太史慈,笑了笑道:“难道子义对此辈也有忌惮?要知自入扬州以来,我军与山越也交手不知多少回了,哪一次不是大胜?” “忌惮倒是谈不上。”太史慈道:“末将只是担心不能一战而下,等到荆州援军来到,怕弟兄们力气不支。” 他们今日才抵达建昌,晚上就攻城,在太史慈看来,有些过于急切了,故而甘宁传下子夜攻城的命令时,太史慈便曾表示过异议。 “兵贵神速,若是整顿一夜,岂非让敌人有了更充足的反应时间?” 甘宁却是不以为然,只是笑道:“咱们来建昌是为了干什么?当然是为了攻城。岂有军马已至,却不攻城的道理,再者说了,主公令咱们攻打建昌,本也有诱使荆州军来驰援的目的,此乃围点打援也,既然如此,攻势自然是愈勐烈越显得真切!” “将军说的是极。” 见太史慈不再争辩,甘宁哈哈一笑,意气风发的往下俯视,此时军队阵势已成。 摆在最前头的,是拒马之类的障碍物,攻城不但是要进攻,更要防止敌人出城反攻,所以第一列的阵地需要布下简单的防御措施。 拒马之后,是盾牌手、弓箭手,再其次,依照射程远近,布置下了数十座的投石机、弩车等物,这些器械摆设的阵地是独立的,在这块阵地两侧,则就是攻城的主力人马,甘宁调了千余人,多数都是刀斧手,也有一部分长枪手。 又在主体阵地的两翼,分别安放了百十人的侧翼。侧翼的作用,一则约束主力,监督主力攻城;二则若敌人反攻,也可以呼应主力,相为配合。 主体阵地加上侧翼阵地,可以统称之为攻城阵地。在攻城阵地的后边,则又是数百人。这数百人的任务,不是攻城,而是与侧翼相彷,一方面监督主力,一方面可充作预备队,关键时刻拉上去。比如敌人反攻,前阵乱了,就该到他们上前。这一块阵地,可称之为预备队阵地。 而在预备队阵地之后,便是营寨。营寨中并不是空的,也有一部分军马。如果遇到的敌人太强,或者中了敌人的计策攻城失利,乃至攻城阵地和预备队阵地都被其反攻占据,至少还能有营寨可做守卫。 甘宁等人所在的位置,不是很靠前,就在主力阵地和预备队阵地之间。一两千人,听起来不多,但都是全幅披挂,尤其现在夜深,但见处处火把,枪矛如林,不间断地口令此起彼伏,列起军阵来,声势还是很大的。 甘宁看得多时,又去看对面城中,半晌后突然轻“咦”了一声,讶然说道:“子义,这城中守将看来能耐不小啊,咱们白天刚来时,军卒明显大为意外,更十分慌乱,如今不过几个时辰,却是有条有序,一点不见纷乱了。” “你可知此人是谁?” “不知。”太史慈沉声说道:“不过末将以为,这整军之能,或许是出自华歆之手。” “华歆?”甘宁连连摇头:“这竖儒若有这等能耐,咱们当初拿下南昌岂会那般轻易?” “岂不闻知耻而后勇?” 太史慈却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判断:“华歆乃是名士,之前不习武事,方有南昌之惨败,痛定思痛之下,有所改变,有所长进,才是应有之理。” 说着,他凝视着夜色中的建昌城,神情肃然地道:“甘将军,看来今夜会有一场硬仗要打了啊!”吃瓜子的犀牛的骑砍三国之御寇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