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七十九章 全歼!全歼? (第2/3页)
路,向建虏席卷而来。 「杀,杀!」珠克图发出绝望的嘶吼,持盾挥刀,继续向前冲。 此时,他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的命运。只剩下百八十个手下,还在不断地伤亡,他们已经难逃生天,唯一能做的就是多杀死几个敌人。 枪声不断,从对面、侧面、后面射来铅弹,一篷篷血花在建虏身上绽放,死亡的镰刀毫不留情地挥舞收割。 仅剩下二十来个建虏冲到了近前,与朝鲜兵厮杀到一起,如同一块石头落进水中,激起了一阵涟漪,但很快就消逝,水面又恢复了平静。 随着喊杀声、枪声的逐渐停息,紧张得握紧拳头、瞪大眼睛的李矗立,吐出了一口长气,浓重的白雾迅速在眼前消散,又恢复了他严峻的脸庞。 作为在东江军中锻炼时间很长,参战次数不少的朝鲜将领,在胜利之余,他也觉察到了朝鲜军队与东江军的差距。 就算建虏冲到近前,东江军将士也少有溃退败逃的,一排一排前仆后继,会与建虏死战到底。 哪怕前面的士兵只能抵挡一会儿的时间,也给后面的战友争取了填装弹药的时间。 这样的话,等第二排或第三排冲上去的时候,会先射出枪中的子弹,再用刺刀与敌人肉搏厮杀。 显然,这样的打法大大减少了伤亡,也加快了敌人的覆灭。 而朝鲜军队想要做到,还需要加强训练,还需要实战经验的增长。 不畏惧近战肉搏是一样,在喊杀和惨叫声中,能够迅速装填弹药,更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。 不分敌我地开火射杀,李矗立也是逼不得已。可尽管在训练中,在战前,都严厉地强调过,可依然有吓破胆、昏了头的士兵去冲撞本军战阵。 冷酷,甚至有些残忍的命令,却避免了敌人衔尾追杀,以及本阵动摇所带来的更大损失。 一只大手伸过来,轻轻拍了拍李矗立的胳臂。转头看去,却是副指挥金砺器,向他投来钦佩的目光,并伸出大拇指,表示了对他指挥的赞扬和认同。 李矗立无奈地苦笑以对,金砺器却是洒脱一笑,带着人上前打扫战场。 以近五千的兵力,围歼了建虏千人,这绝对是朝鲜军队对建虏最出色的战绩。 不管战损如何,哪怕是一比一、一比二,也足以令李矗立、金砺器等朝鲜将领感到骄傲自豪了。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 这得益于朝鲜军队的中坚力量,都是在东江军中训练,并得到实战考验的将领军官。 当然,武器装备也是极为关键的因素。还有一点,那就是有利的地形地势,限制了建虏骑兵的纵横冲锋。 ………………… 轰,轰,轰……此起彼伏的爆炸在建虏群中响起,绽出的火光被一团团黑烟包裹,四射的弹片和火焰,不断地给建虏造成杀伤和混乱。 杜度拼命控制着战马,侍卫们也不顾危险,保护着他向安全地方转移。 但战场上哪还有安全,有也是暂时的。陷入前堵后截的建虏,几乎全部处于东江军的火箭打击射程之内。 杜度到底还是大意了,或者是根本就没预料到在朝鲜会遭到东江军的围歼作战。 没错,按照兵力对比,东江军和朝鲜军队加起来只有七千,但却敢于主动出击,在龙川以西的狭窄地区,布下包围圈。 前()方是狭窄的大路,被树枝、冰雪、石头、木料堵住,只有两条只容一人通过的狭窄通道,障碍后是一千严阵以待的东江军。 后路则被三千东江军和两千朝鲜军死死堵住,只剩下一条山路,还有一千东江军在倚险阻击。 将近五千建虏被围困在方圆不足五里的地域内,并遭受到三面的火箭轰击,战场上几乎没有死角。 刘兴治举着望远镜,观察着建虏的情况,不时向旁边的传令兵发出命令。 皮岛上原来驻扎的左协两个营,郭大靖在战前并未把第三个归建。但却增派了六百炮兵,并运去了数千枝火箭,几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