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五百章 全面准备和政治攻势 (第3/3页)
刘兴祚眨巴着眼睛,知道郭大靖可能已经有了策略,只是还有待完善,才不轻易说出。 “反正,不影响平辽就成。”刘兴祚也不想深究,说道:“当务之急是尽快把宁远的人马调过来,补充进各部。否则,飞骑想从各协调人,阻力不小。” 光调人,不补充,各步兵协当然会有意见。 不过,郭大靖已经安排好了,只等觉华岛海冰尽融,水师便能出动,很快就能把两万人马分送到辽南和辽东。 “顶多再有十天半月,海冰融化便能起航转运。”郭大靖沉吟了一下,说道:“这样,本帅给各协下道命令,答应他们尽快给补充,让他们支持飞骑选兵。” 刘兴祚呵呵笑着,连连点头,说道:“郭帅的命令,谁敢不听?行,末将没有别的事情,先走了。” 郭大靖笑着摆了摆手,也不客气,低头继续阅看军情部送来的各方面的情报。 尽管东江镇还在招募兵员,但飞骑营从各协中抽调的人员,可不是什么都要训练的菜鸟,省了很多时间。 各步兵协当然会有意见,可这应该是最快的办法。毕竟,步兵的训练周期要短很多。 等辽镇人马运到,补充进各协,与飞骑的训练周期差不多,就能够上阵杀敌。 郭大靖看过情报,拿出纸笔,开始给各协主官写信。硬性命令倒是没问题,但在书信中说明会更有人情味。 顾全大局是宗旨,各协并不是谁的私兵,如果郭大靖连这点都做不到,那也不用当这个主帅了。 嗯,祖大寿等人应该已经到了复州,被毛文龙留住也挺好,省得来了在身边还牵扯精力。 郭大靖想到此事,不由得摇了摇头。 辽镇落到这步田地,祖氏在辽代四代经营,也以惨澹收场,都是自作自受。但凡心中有国有民,也不会如此。 历史已经完全改变,郭大靖不仅要平定辽东,重振大明。还要扫除积弊,使大明再不会出现那些祸国殃民的王八蛋。 显然,崇祯还在做着表湖匠,东修西补,维持着四面透风的泱泱大明。但从实际上来看,大明已经接近分裂成了三大部分。 处于战争状态的辽东是一大块,正在民乱四起的长江以北是其二,其三则是歌舞升平的江南。 崇祯但凡有眼光,有魄力,也能意识到这三个处于不同境况的隔阂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困难。 最富庶的江南收不上赋税,加派的赋税几乎全部被北方的百姓承担。民乱的根源在此,不彻底消除,就算暂时扑灭,可依然会野火吹又生。 这回,可能不是李自成,也不是张献忠。但不管是谁,也不管时间早晚。如果东江军按兵不动,大明朝廷的最终结局不会有什么改变。 “毛帅就要留在辽东,郭某才能随意行事,以最小的代价,夺取最大的成就。” 郭大靖写完简短的书信,起身走到门外,在依然有寒意的初春季节,清醒着脑子,憧憬着未来。 “只要缺钱缺粮,民乱只会灭而复起,最后连剿乱的官兵,也会因为缺饷断粮而加入到民乱之中。” 郭大靖很确定,崇祯解决不了财政问题,而这正是大明崩溃的根缘所在。 曾经有两大救国良策摆在崇祯面前,并已经在试点中见到效果。但崇祯却反复无常,半途而废。 “说什么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。让万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就是你的失职,纵然一死也难辞其咎。”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郭大靖微眯起眼睛,抿着嘴角,露出意味不明的冷笑。 或许,这都是借口。他只是野心勃勃,想要登上权力的巅峰。这可能也是穿越者的通病,在封建社会缺乏安全感,成为九五至尊便成为了最终目标。 可不管怎样,郭大靖认为自己主宰大明的话,会比崇祯强百倍,能让华夏屹立于世界之巅。 有这些理由,难道还不够?什么谋朝篡位,什么不忠叛贼,对郭大靖都算不得什么。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