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五百一十章 晋封太保,迟来的酬功 (第3/3页)
比如抛石机,又重新制造出来。在几个工匠的指导下,大量士兵参与其中,将很快制造出上千架。 这种抛石机属于中型,配重式,能把二十多斤的炸弹,扔到两百多米的距离。但配属的弹药却只有两斤左右,还是最简陋的引线点燃式。 也就是说一次抛掷,差不多能扔出十几颗炸弹,且是成本最低,制造最容易的那种。 「越是密集,扔进壕沟内的几率越大,重型的炸弹就不太合用了。拉发点火式的成本高,制造起来也比较费时。」 听着郭大靖的解释,炮兵军官才恍然,连连点头称是。 「迫击炮,红夷大炮,火箭,野战炮,再加上抛石机,对你们炮兵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。」 郭大靖伸手拍了拍他的臂膀,语重心长地说道:「其实,抛石机是最简单,也是最容易掌握的。」 「郭帅放心,不过是几种火炮,不能全部熟练操作,便是不合格的炮兵。」炮兵军官甚为自信地向郭大靖作着保证。 郭大靖本来想提个建议,把炮兵也作细分,至少要掌握三种火炮的操作。但听到军官的保证,又把话咽了回去。 听起来火炮类型有那么五种,可实际上,抛石机不能算在内,比较聪明的步兵也能学会操作。 技术含量比较高的,是红夷大炮、野战炮,以及迫击炮和火箭。但前膛火炮的操作,就是麻烦些,并没有超视距轰击那么复杂。 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,如果炮兵的训练不能达到要求,再细分也不迟。 况且,各部的炮兵也有不同,不好强求一致。 比如跟随各飞骑营作战的轻炮兵,携带的便是火箭和三百斤的佛朗机小炮,利于机动。 而步兵协则以野战炮和迫击炮为主,也配备不少的火箭。 至于红夷大炮,要拉到战场上的不多,主要是攻城所用,在坑道爆破不便实施的情况下拉上去轰击城墙或城门。 主要的战场就在辽阳,郭大靖完全可以集中各协的火炮和炮兵,让建虏见识下铺天盖地的狂轰滥炸。 「现在火炮的数量,除了野战炮外,其它的差不多都够了。生产制造充足的弹药,便是兵工厂的主要任务。」 郭大靖一边观看着士兵们的训练,一边估算着生产进度,以及还需要作哪些调整。 移民的大量涌入,不仅充实了兵员,兵工厂也招募了大量的工匠,生产能力又有了大幅提升。 再加上登莱巡抚孙元化的大力支援,按期展开平辽大战的弹药物资,应该是能够保证的。 只不过,为了保证原材料的充足,硝磺、精铁、铜料等的外购,又花费了郭大靖几十万的银子。 「挣了钱,就是用来花的。」对此,郭大靖并不心疼,如果他的理想是做个富家翁,又何必冒着危险去征战沙场? 十万大军枕戈待旦,全力地准备着一战定乾坤 。还有无数的工匠,无数的百姓,为这场战争的终结,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 已经到了这个决战前的最后冲刺,毛文龙就是想反悔,也来不及了。 不光复更多的土地,怎么供养这十万大军,难道辛辛苦苦地训练装备完毕,还要裁撤不成? 况且,就是裁撤,目前占领的土地,也不足以承载移民的涌入,供应辽东军民的吃食。 而这些问题,也只有彻底击败建虏,光复辽东,才能迎刃而解,且前途将是一片光明。 一骑疾驰而至,骑兵跳下战马,跑上高台,躬身呈上书信,「启禀郭帅,毛帅的书信。」 郭大靖伸手接过,展开观瞧,不由得翘起嘴角,露出了微笑,摆手示意骑兵退下。 酬功终于是姗姗来迟了,毛文龙得封三公之一的太保,在大明历史上,也是有排名的。 看来,在崇祯看来,一场辽东大捷,还是不如坚拒建虏议和,以及平辽灭虏的坚定决心更可贵啊! 嗯,自己也是有尚方宝剑的人了!崇祯应该是想让自己能压制祖大寿吧,真是很记仇呢!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