诡三国_第2165章名人高士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165章名人高士 (第2/4页)

边的那几个,毕竟郑玄收过的弟子,若是挂名不挂名的都算上,至少都有千人以上,而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会以郑玄的名义来抬高自己,然后这些人在收弟子的时候也会表示自己从学于郑玄……

    关中三辅之地还算是少的,而在冀州一带,据称但凡有经学之声处,便是郑学之弟子,少则数千人,多则上万。

    这一方面是因为郑玄本人是集经学大成者,然后在郑玄一处,便可学习到多门的经学内容,不用像是之前一样,学《尚书》要找谁,学《易经》又要找另外一个,关键若是这些人的解释相互统一还好,若是之间解释相斥呢?

    郑学就好多了,有统一的注释,使得不管是学习还是传授,都很方便。郑学也自然成为当下最大的学派。讲论经义均多数采用郑注,许多儒生、学者皆为郑学的博大宏通、无所不包所震撼,转而崇尚郑学,大批经生属意于郑注,不复更求各家。

    所以在这些挂冠而去的人当中,有一些自称是郑玄子弟,也就不足为奇。

    按照道理来说,郑玄完全可以不理会这些人,甚至可以表示这些人跟他没有任何的关系,但是郑玄并没有这么做,而是不辞辛苦的从长安赶到了蓝田,然后又从蓝田到了斐潜这里……

    要知道郑玄已经是六七十岁的人了,按照汉代的平均寿命来说,几乎就等于是随时可能蹬腿断气了,可郑玄依旧是拖着老迈之躯来了,就是为了这些所谓的『郑学子弟』。

    对于这个事情,斐潜真不知道是应该称赞,还是应该叹息。

    风雪之中,郑玄到了。

    斐潜让随军的华佗前去先诊治一番,确定了郑玄这老头还算是没什么大碍,也才算是放下了心来……

    郑玄裹着大氅,哆哆嗦嗦的喝着姜汤,然后又烤着火盆,半天才算是有些气血模样,脸色也相对来说好看了一些。

    老年人,四肢都易受寒,一遇到天气寒冷的时候,简直就是四根木头一样,转动不便还算是轻的,甚至有时候还会酸胀疼痛……

    『郑公,这是何苦……』斐潜摇头叹息。

    郑玄放下了姜汤的碗,然后并没有直接回答斐潜的问题,而是也跟着叹了一口气,『将军!何至于此?!』

    斐潜装傻,『郑公所言何事?』

    『将军欲整顿吏治,直言便可,何必用此手段?』郑公撅着胡须,呼呼乱吹。

    斐潜哈哈笑了笑,然后将桌案之上的几枚母钱让人拿给郑玄看,『郑公,暂且先不论此事……且看此钱如何?可入眼否?』

    『某羞于言铜臭!』郑玄扫了一眼,顿时越发的恼怒,以为斐潜这是表示用钱财收买来解决问题。

    『呵呵……』斐潜示意黄旭,『可有日常所用钱币?去取些来,给郑公一并对照……』

    黄旭点了点头,从自己腰包内拿出了一些,然后放在了郑玄的桌案上。

    『……』郑玄瞄了一眼斐潜,然后又看了看钱币,若有所思,『骠骑之意……』

    母钱虽然说比不上后世的钱币,但是和一般所用的钱币比较起来,依旧是精美了许多,光泽和亮度都不是一般的钱币所能比拟的。

    明明是以同一个母钱为模板,可是再制作出来的钱币,却有各自的不同。当然也有可能是在使用的过程中,因为这个或是那个的原因所形成的磨损。

    『骠骑以此喻当下乎?』郑玄皱着眉头说道。

    和聪明人讲话就是省事情。

    聪明人总是希望自己少讲,而让旁人多讲。

    『闻听郑公年少之时,坐于锦席之上,多有豪迈之言,「非我所志,不在所愿也」……』斐潜微微歪着头,『可如今为何少闻之?』

    郑玄看了一眼斐潜,面部表情坦然且从容,『将军以为,老夫尤须少年狂?年少之时,视天下如无物,非过也。待老夫如此岁数,由不知进退,不明道理,不避利害,岂非白活一世?君子有道,当笃行也。』

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