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七十二章、杨大人的反歌合唱团  (第2/3页)
二臣了。    嘿。    等这一票人集体出现在清军军阵之中劝降。    那可真的是广东官场的大地震了....    只是打了一阵。    这广东绿营带兵官就投降了七十七个。    这些人可是堂堂大清经制之军的武官啊!    杨流芳更是汉军八旗的旗人。    就这等身份。    就这样看起来是绝对值得信任的人物。    居然投降到了大明那边。    这让两广总督福康安,或是坐在紫禁城的龙椅上的乾隆皇帝如何能信任这两广...不,应该是整个大清朝的绿营兵?    而现在,这帮人不但投降了,而且还要帮着大明劝降,俨然一副优秀贰臣的模样。    “杨流芳,本王向来说话算话,承诺的事情是一定会做到的,只要你老老实实的听话,我可以保证...那种东西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!”    朱道桦看了看杨流芳说道。    好好的一个大清忠烈。    现在变成瘾君子了。    真是作孽。    “你的家眷也无须担心,若是只有你一人投降,清鞑还会杀鸡儆猴,但如果...”    朱道桦冲着杨流芳微微一笑。    “如果两广绿营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等省的带兵官投降一大半呢?”    杨流芳浑身一个激灵。    他立刻明白了朱道桦是什么意思。    一人投降。    清廷肯定是要抓典型,诛九族。    但如果南方诸省绿营。    乃至于汉军八旗被俘虏的武官全部投降了呢?    清廷能全部杀了这些武官的家眷吗?    要知道。    绿营武官、汉军八旗之间可是有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的。    要是这一把明军把一大半的南方诸省绿营、广州驻防汉军八旗的带兵官抓个一半左右。    那清廷敢把他们的家眷、亲族都杀了吗?    除非他们要直接逼反两广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等地的绿营。    这就是“法不责众”啊。    杨流芳不是傻子。    他本来还以为自己这一投降,全家老小都得玩完。    不过朱道桦一提醒。    立刻就让他意识到....    事情,还没有结束呢!    经过朱道桦这一番劝导。    杨流芳去劝降两广绿营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。    这边投降反正的越多。    清朝那边就越不敢对他们的家眷做什么。    而杨流芳也知道朱道桦需要他做什么。    劝降只是一个动作,肯定不存在杨流芳阵前喊话,诸省绿营就纷纷反正这种事情。    杨流芳的作用在于打击对手的士气,同时也告诉诸省绿营一条出路:连汉军八旗都能投降,你们为什么不能呢?    在现在双方看起来还有些势均力敌的情况下,这个信息不会起到什么作用。    但形势是不断变化的。    在某些条件下。    这个信息绝对能让一大票的绿营武官动摇。    千古艰难惟一死。    ........    很快。    杨流芳穿戴整齐。    除了摘掉帽子露出自己已经剪掉了辫子,还勉强挽起一个冠,但因为前面没有头发,这个冠看起来相当的滑稽。    在他身后的几十名原大清忠良也是差不多这副打扮。    猎兵连连长罗定山相当不爽的带着麾下士卒,护送这几十人一路越过整齐的队列之间的空隙,一直到了清军军阵之前。    这一战是堂堂之阵。    猎兵连被安排作为预备队。    没有了再次立功的机会的罗定山当然不爽了。    几名明军的士卒举着巨大的横幅,拉开之后,又是“驱逐鞑虏,恢复中华”八个大字。    杨流芳的出现让清军的军寨内的绿营兵官出现了一阵骚动。    “杨大人?那是杨大人?”    “这鞭子怎么剪了呢?嫌热吗?”    “热什么,现在才三月份,哪里热了。”    “不会是投降了吧?”    “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杨大人可是汉军八旗出身,是旗人。”    “那也是汉人吧?”    “也许是杀鸡儆猴,要祭旗呢。”    “可怜啊,阵前杀头,孤魂野鬼都做不成了。”    虽然看起来杨流芳杨大人有点不像是要被推出来杀头的样子。    但是汉军八旗出身的武官投降。    这事太过于震撼...    以至于绝大多数的绿营兵官都没有往这方面去想...    直到杨大人拿起一个喇叭形扩音筒。    “广东、广西、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