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八十一章、我大清以八旗为本  (第2/3页)
的库银和粤海关的税银存进了朱道桦的银行里面,白白给人家松了一千多万两白银!    这可是一千多万两啊!    已经快七十岁的乾隆皇帝差点没被气过去。    反正这几天两名皇子坐在乾隆旁边的时候都战战兢兢的,唯恐触怒这位这几天心情就没怎么好过的乾隆爷——可不是么,你要是白白丢了一千多万两白银你不气啊。    老实说这个年龄的乾隆没有被气的卧床不起已经算是身体好的了。    不然广东巡抚郭世勋的罪过可就太大了。    不过现在郭世勋的罪过也不小。    所以现在郭世勋已经被摘掉了顶戴,要被押送到京问罪了。    十有八九是很难摆平。    尤其是乾隆现在还在气头上呢。    现在乾隆已经把朱道桦的名字写在了御书房的屏风上。    而且是前所未有的显眼。    每一个去御书房的官员都能看到。    虽然朱道桦现在只得到广东一隅。    但是在北京城的官员们都知道。    这逆明带来的威胁。    远不是大小金川,甚至不是准格尔能够比的。    广东一省,就有一千八百多万人口。    若是逆明整合广东,兼掌控南洋。    逆明能制造犀利枪炮,又有强军,又掌有广东这样一个人口大省。    大清朝还真的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刻了。    就在此时。    乾隆忽然放下手中的报纸,眯着眼睛,脸上露出了思索之色。    他的动作也引起了两名阿哥的注意。    两人急忙抬头看去,在桌案上的报纸上,竖着的斗大的标题:治乱循环之论。    两人正伸长着脖子看着呢。    乾隆忽然睁开眼睛。    两名阿哥急忙把头缩头,低下头做出认真的模样。    “不要看了,看这么半天了,有什么感想?”    乾隆微微摇头,问道。    自己这两个儿子,年纪最小的永璘也要比朱道桦还要大一岁。    但是他很肯定,论见识谋略,他们拍马都赶不上朱道桦。    如果自己在有生之年没办法彻底击败朱道桦的话。    这两个无论未来谁是大清朝的皇帝。    恐怕都很难和朱道桦相提并论。    “朱道桦说的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之说,你们是怎么想的,老十五,你先说。”    十五阿哥永璘急忙整理了一下心绪:“皇阿玛,这朱道桦此文必不会得到儒生文人的支持,这中华之学,本用皆可,何需要用西学?”    “我大清朝是以中学为本吗?”    乾隆问道。    十五阿哥一愣,看了看乾隆的脸色,顿时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,冷汗一下子就流了下来,嘴里期期艾艾的,也不知道该说什么。    乾隆见状气不打一处来。    “老十七,你说呢?”    十七阿哥永璘都要哭了。    皇阿玛这问题...    太难了。    平日里谁会去想这些啊。    “这个...这个...”    这个了半天。    十七阿哥也没有这个出个所以然。    乾隆压下了心中想要把这两人塞回去回炉重造的念头。    就这个表现。    若是太平盛世倒也没什么。    但现在广东朱逆明显已经成气候了,想要彻底铲除恐怕至少要个五六年的时间才行。    乾隆自己都快七十了。    万一这中间有个什么好歹。    就这两个,谁才能担得起这大清朝这副担子。    这两人怕不是有哪个倒霉蛋成为大清朝的亡国之君了吧?    乾隆被自己脑海中冒出来的念头吓了一跳。    这大清朝的煌煌盛世,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北清南明的乱世呢?    乾隆甩了甩头,冷哼一声:“中学是什么?”    “孔...孔孟之道?”    十五阿哥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。    “那我大清是以孔孟之道为本吗?”    两名皇子对视了一眼,眨了眨眼睛,一脸懵逼。    难道...    不是吗?    这大清朝的科举,考的是四书五经。    这大清朝还宣传满汉一家。    即使是满人豪贵也是以要学习孔孟之学的。    乾隆都要被自己的两个傻儿子气的吐血了。    这老祖宗忽悠汉人的话。    现在看起来好像要连自己人都要被忽悠了。    “是八旗,我大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