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八十三章、亲手开启大工业时代!  (第2/3页)
。    这次要练新兵,乾隆索性把这位一等超勇公一起叫来议事。    “开发满洲万万不可。”    老家就在满洲的海兰察不假思索的说道。    满洲开发起来了。    那这满洲是汉人的地盘还是满洲人的地盘?    “不过开矿倒是可行,但不能允许民间私采!”    一旁的和珅闻言双眸一亮:“对对对,内务府可以成立采矿衙门督办。”    采矿可是个肥差。    “嗯,此时就交给内务府办理。”    乾隆皇帝点点头。    “那开征剿捐,可行吗?”    “可行。”和珅想了想,说道。    “董诰,需要开征多少剿捐?”乾隆又问。    跪在地上的董诰心中一叹。    广东一丢。    这八百万的负担就得压到其他省去。    现在要加派剿捐。    那还能有多少余地?    普通农人早就食不果腹了。    再压榨怕是要激起民变。    到时候民变、逆明一起来。    这大清朝能不能顶得住可就难说了。    所以这担子。    只能压到江南士绅的头上——江南富庶,多征点,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动荡。    “皇上,要补上广东的窟窿,再加上练包衣新军的花销,打个富余量,每年加派个一千万就到头了,要办新军的话...臣觉得,只能裁撤部分绿营了。”    乾隆闻言,心里已经在盘算了。    加派捐纳,裁撤绿营,扩八旗练新军。    这每一项可都有相当隐患。    基本上和饮鸩止渴也差不多了。    .........    大清那边要广收包衣,扩军备战。    大明这边也没闲着,也同样在积蓄实力。    大屿山岛上的第一座炼钢的炉子已经建了起来。    和一般的高卢不同。    这炉子的高度并不高,形状低品,但熔池却相当的大。    这种炉子就是所谓的平炉。    术业有专攻。    朱道桦在医学上还有些本事。    但是这炼钢的知识就不多了。    他倒是听说过平炉炼钢法。    就是用水煤气代替焦炭作为燃料,可以将生铁和铁矿石熔炼成优质钢材。    这种办法不需要建造太高的高炉,在工程上相对安全、简单。    而且产量极大。    每炉可产上百吨钢。    此外。    所用原料既可用生铁、铁水,也可用废钢、铁屑、熟铁和矿石,便于废钢铁的回收,加之炼出的钢均匀,质量稳定,可生产优质钢。    所以在平炉炼钢法出现之后。    就迅速在各地得到了发展。    南洋钢铁总公司的总工程师马丁正在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工人作业。    搬迁到了大屿山岛上的南洋钢铁总公司没有了任何的限制。    在原料方面。    十三行的几名行商一起投资的航运公司将安南的媒矿、铁矿顺利的运到了大屿山岛。    从红河河口到珠江河口这条航线,将会成为一条把安南的煤、铁,还有大米资源运送出来的运输大通道。    “陛下,根据您提供的资料,我们在巴淡岛的时候就进行了数百次的实验,这种炉子产钢的效率极高,而且由于使用水煤气,产生的废渣也极少,保证了钢材质量的稳定。”    来自法国的冶铁工程师马丁眼窝深陷,双目通红,但脸上却带着几分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