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一百四十七章、殖民印度的开端  (第3/3页)
择。    一个,就是被剥夺了所有财产留在大明朝,被锦衣卫的番子盯着过一辈子。    另外一个,就是遵从朱道桦的安排。    去印度。    去骑在印度人民头上作威作福。    怎么选...    真是让人犹豫啊。    “陛下,浙江团练兵虽多,但武器装备以长矛弓箭为主,实是没有能力去和英国人作对啊。”    孙士毅道。    朱道桦嘴角微微上扬:“孤王既然说是让你们去印度当老爷的,那就不会让你们去送死!”    “十万条枪!一百门大炮!这是孤王送给你们的,不过弹药方面你们可要出钱买!”    朱道桦伸出一根手指说道。    这十万条枪一百门炮。    放在清廷那边没有个上千万两白银肯定下不来。    但是在大明这边。    随着蒸汽机的广泛利用。    机械式生产逐渐开始取代手工厂。    以及大明钢铁产量的上升,钢铁价格的下跌。    如果只是生产没有膛线的燧发枪和前装滑膛炮的话。    那成本可以压缩到一个非常低的地步。    所以这十万条枪、一百门炮,对于朱道桦来说也就十几万明元就能解决的事情。    根本算不得什么大钱。    如果能花这点小钱来得到一个能够被控制的印度市场,那绝对是值得的!    要知道现在光是广东的棉纺织业支撑起来的产业链带来的利益,一年就不下百万明元。、    再加上棉纺织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和市面的繁荣。    花费十几万明元就能确保印度市场对大明是开放的,那简直是赚大发了。    当然了,这只是武器的成本,大明还要把这几万人运到印度才行,不过这也不困难,如今南洋航运公司的航运能力足够强大。    从马六甲海侠到孟加拉湾,不过是一两千公里而已。    大明向印度投送力量要比英国人从欧洲投送力量成本要低多了。    “回去杭州,告诉这些团练头头们,如果他们愿意的话,就签下这宗藩协议,以大明为宗,孤王会根据他们的兵力多少,来封他们做公国、侯国、伯国之君!”    “另外这些团练兵还要先运到马六甲海峡进行整顿训练,熟练掌握火枪火炮的使用和明式陆军的战术之后,才会被派往印度!有孤王的支持,你们保准能当上这印度贵人。”    “王上,不如再送我等一点弹药吧,现在大家伙哪里有钱买啊。”    孙士毅也不称陛下,而称王上了。    “可以给你们贷款!”朱道桦大手一挥,“你们在印度抢到的东西,我也可以安排广东或者浙江、江苏的商人去收购,保准是优惠价。”    “另外,你孙士毅可以封个英国公,我大明的英国公,你孙士毅去了印度之后,可以留子嗣家人,在大明继承英国公的爵位,不过留在大明的这一支就不是封国之君,只是大明的贵族了。”    朱道桦将一份“宗藩协议”递给了孙士毅。    按照协议。    只要是大明的藩属国。    就必须依礼行事。    而大明之礼,也会详细规定宗藩之间各自的权力和义务。    孙士毅大概翻了翻,就知道自己不太可能拒绝了。    从明王的临时王宫走了出来。    孙士毅不由得心中苦笑。    没想到。    他孙士毅一介儒生,给乾隆皇帝当了半辈子的奴才。    到了居然还有当一国之君的运气...    真是人生无常啊...Mr木木木啊的乾隆:大清?朕的大清呢?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