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 20 章 你成绩好我难受  (第3/3页)
仁不让,继续拿着她的第一。    过完了国庆,成绩才出来,丛澜的名字遥遥领先,从转校到现在,一直位于第一名而不换。    于谨:“呜呜呜呜。”    丛澜:“???”    咋的,我第一你还不高兴?    于谨:“你都半天训练半天上课,我说给你请辅导老师你还不让,你怎么还考了第一啊?”    丛澜:“……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?”    于谨已经开始展望未来了:“照你这么聪明,要是到高中继续下去,那不就是清华北大的料吗?    可是明年高一你要出去比青少年组,高二你才14也还是青少年组,高三是2013年了九月份你升组啊我的大姑娘!”    2010年的丛澜,只是在国内横空出世,3A横扫国内女单。但问题是,各个国家内部的赛事成绩,国际滑联是不认的。    又因为中国在花滑上并不强,没有人会觉得丛澜真就多么厉害,而且大奖赛连个直播和转播都没,国内都不注重,国外怎么会看重?    要是全日青少组出来了一个这样的,可能全世界的花滑圈子都关注了。    但是没关系,明年,明年丛澜就能站在JGP分站赛上了!    11/12和12/13赛季,丛澜是13岁和14岁,如果不出意外,等到13年七月的时候,她就升组了。    总教练不可能让她继续待在青少年组,那样的话14年2月份的索契,丛澜就没办法参加。    真巧,她明年高一,升组的时候恰好是高三开学。    于谨:“你六月高考。”    十月底到三月,高三最关键的时间段,丛澜会被训练和比赛淹没。    因为奥运赛季的重要性,她压根不可能上半天学、训练半天,到时候会有封闭训练的。    等于说,丛澜的高三有一大半的时间会被耽误,学业方面肯定兼顾不了。    于谨:“你成绩这么好……”    太惨了。    丛澜一脑袋的黑线,都快具象化了。    “爱情不是你想买,想买就能卖~~~”    隔壁街道上传来了一阵洗脑歌曲,来自网络歌曲《爱情买卖》,火得一塌糊涂。    丛澜掏了掏耳朵。    于谨在BGM中,丧丧地。    丛澜:“这才多会儿啊你就开始想三年后了,到时候再说呗,未雨绸缪也不至于这么早吧?”    于谨:“那哪儿行!搞体育的出路不多,可是学习不一样,不管以后怎么样,多学起码多条路!”    花滑的前景,是真的不怎么好。    丛澜:“额……我觉着在北京我还是能考一个比较不错的学校的。”    她户口在这里呢,本来就比其他人要好很多,这里高校多录取人数也多,不然当初落户口的时候怎么会把丛澜落在这里呢?    她小学是跟着在东北上的。    于谨还是忧心忡忡。    丛澜:“比赛也不是每天都有,时间还是很宽裕的,大不了训练完了以后我不去玩,在家里看书学习呗。”    于谨:“那……好吧。”    丛澜:“所以花滑真的不保送吗?”    于谨:“是啊,不保送。但你拿了国家级运动健将,兴许会有加分?”    这个得等他去查查再说。    丛澜吃着炸酱面,感受来自碳水的快乐:“别老想这么远,先乐呵乐呵呗。”    她也不怎么经常吃这么有热量的食物,虽然每天吃得多,但都是一些固定的食谱,连零食都很健康。    于谨味同嚼蜡,他希望丛澜能越来越好,不止是在花滑上。    那就等高二,找人提前补课!    既然高三的时间那么紧,没办法,只能提前安排了。    丛澜还不知道等着她的是什么,她学霸没错,那也是基于努力学习,不是学神那种一看就会。    高三能考上什么大学,得看她的发挥。    不过她其实不多担心,她自制力不错,毅力还算可以,自律起来没多大问题。    到时候认真学,比赛间隙看书放松,一天那么长呢,又不是时时刻刻都在训练。    而且她的人生选择很广阔,毕竟经历过那么多,谋生手段还是有的。    但她又没办法给于谨说实话,就只能多多安慰他了。    很快,十一月初到了,中国杯大奖赛开始了。    褚晓彤作为国内一姐,两站之一就包括COC。暮予的奥运金牌是我的[花滑]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