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 56 章 十二冬结束  (第2/3页)
了翻自己的兜,将余下的都给了她。    有人也要集邮,丛澜就拉着人家一起,对方没有的,她这边多了还送给人家。    在众多比赛里,能现场收礼物的只有花滑,粉丝如果送礼物的话其实选手也可以收,但肯定没有花滑选手的多。    丛澜的酒店房间里堆着三个超级大的袋子,趁东奔西跑换pin的间隙,她背了一书包小一些的玩偶,逮着人就送。    没多久就清空了一多半,剩下的太大了,不好拿出去,于是她跟人家约好,问了房间号码,等比赛结束晚上回去睡觉的时候,她抱着毛绒玩偶跑上跑下地敲门。    于谨看着她真是比比赛时候都忙。    成果也很斐然,社交牛逼症患者丛澜,几乎在所有冬季项目运动员跟前挂了号,哪怕她不认识人家,人都知道她是谁。    运动使人外向,于谨觉得这个buff叠加在丛澜这里显得有点过分强大了。    就前几天,来看丛澜比赛的外国人,只要会说英语俄语法语日语这些的,她都能跟人唠两句,趁签名的功夫,还跟对方约好了“我要是以后去你们那里比赛了,记得来看我呀”。    从语言储备上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,别人还学不来。    于谨:佩服。    ·    十二冬之后,丛澜还有一个世青赛,全称是国际滑联世界青年花样滑冰锦标赛,升组就是世锦赛。    不过,2012年初,其实还有个新的国际赛事,还是今年第一次举办——首届,冬季青年奥运会。    国际滑联试图对标冬奥会,出一个青少年组的小冬奥,四年一次,2012年首届于1月13日到22日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举行。    参赛人数上千,比赛项目跟温哥华冬奥是一样的,还对年纪有了很严苛的限制。    严苛二字在于——他们刚巧把丛澜的年纪给略过去了。    于谨看到这个的时候都呆住了。    冬青奥,说它厉害吧,看上去似乎有点水;    说它无所谓吧,又是A级赛事,还是四年一次。    于谨:“……简直浪费这个四年的设定。”    丛澜看着上面的规则,念了出来:“年岁是14到18之间,出生年月在1996/1/1-1997/12/31之间。噗——”    笑死,这样的话,好多人是参加不了这一届冬青奥的。    她掐指一算:“天草、娜塔莉都不能去,莉莉娅是14岁吧?那她可以,97的。”    讲个笑话,青少组里最强的两个女单,无法参加此次冬青奥。    于谨忍不住吐槽:“还什么小冬奥啊,不够丢人的。”    丛澜大开脑洞:“难道是让98年1月以后的,都去参加下一届?四年后得2016了,我到时候18岁呢,刚好卡上最大的年岁限制。”    于谨无语了:“你到时候……”    你到时候要么过了发育关在成年组耀武扬威,要么折戟沉沙,还去个p的冬青奥啊!    啊呸呸,只可能耀武扬威没有后者!    丛澜也只是随口说说,没见过升组多年的选手还跑回青少组里霍霍,不够麻烦的。    丛澜:“啧啧啧,我怀疑ICU针对我,并且我已经有了证据。”    于谨配合地点头:“那我就是人证。”    谁知道国际滑联怎么想的呢,那脑袋瓜子都可奇特了。    不参加就不参加,这比赛真要办出名堂来,也得好几届之后了,除非有出色的冬青奥冠军刷出来花滑历史上无可比拟的亮眼成绩,否则,这比赛也没啥搞头。    丛澜去不了,但梅山雁和秋翠她们可以去。    兔子这边四个项目都有一到两个名额,人选在十二冬之前就已经确定好了。    所以,丛澜优哉游哉地在长春五个场馆里流转看比赛,这些要参赛的却是回了首体继续训练,然后提前几天去往了比赛目的地。    丛澜:生活好巴适哦!    ·    总教练给丛澜下的任务是,在2月27日开始的世青赛上,夺冠。    如果最初对丛澜的期待是站上领奖台的话,那么随着她这两个赛季的表现,大家对她的要求越来越高。    青少年组的世锦赛,角逐世界冠军的比赛,他们渴望着一个属于自己人的新冠军的诞生。    丛澜自始至终牢牢地以第一名的成绩出现在赛场之上,从2010年的国内全锦赛开始,到刚刚结束的十二冬,无明显失误、无负GOE,她是当之无愧的奇迹,也是令花滑圈子震颤的青少女单。    张简方对于谨说道:“我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