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八百一十二章 南方拉锯战 (第1/2页)
铁城历六年,整个三月份都是热热闹闹的。 驻防铁城的新三军第一师刚走。 第七团军直属师就回来了。 各地军队调防频繁,马路上一天到晚都是骑兵在哒哒地跑。 就连铁城外并不多见的卡车,也都一辆接一辆的呼啸来去。 陕西、河东交界的黄江段,一南一北搭起了两座浮桥。 无他,就是嫌用船摆渡太慢了。 第三集团军全部开往陕西路,车辆上装满了冷锻步人甲。 铁城兵工厂一直在大力生产这玩意,实际上根本不缺。 库存的苗刀和复合弩也不少,但全军即将换装枪械。 苗刀可以留着,复合弩早晚都得卖掉。 先是十二万西军成建制开往河东、河北各地整编。 一帮军将觉得融合太慢了。 陈云建议,他的部队也参与整编,只是不去陕西而已。 于是,陕西路又派出八万骑兵到了河东各地。 如此以来,换装的速度大大加快。 二十万进入河东、河北的西军除了战马和干粮,几乎是空着手来的。 南方各路等在长安的代表简直高兴疯了。 西军直接抛出二十万套具甲、铁甲,要不要这么爽快? 一月份,沈麟就送过去十万套缴获铁甲,五十万套皮甲。 还有不少的大黄弩车和大黄弓。 原本辽国的南征大军都打到鄂州、岳州、衡州、彬州、韶州一线了。 势如破竹,所向无敌。 但各方势力花了海量的银子买回去的兵甲装备,还是起了不小的作用。 至少,据城而守,总能坚持个十天半个月了。 辽军再想凭借超出射程的大黄弩吊打南军的投石机,基本不可能。 光是从沈麟处买到的大黄弩就有一千架。 西军也抽调两千架仿制的破阵弩,卖给了南军。 大大小小的城池能够坚守,也给后方的百姓提供了撤退和疏散的时间。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鞑子再想抓捕俘虏和百姓覆土填壕,先登破城也有些困难。 单单岳州,彬州就坚持到了三月初。 直到南北一线的城池先失守,守军面临着被截断后路的风险,才通过水路撤离! 这时候,四川各路也感到唇亡齿寒,调出大批援军进入荆湖、广南西路。 北起鼎州,韶州、南到桂州、梧州的第二道防线依托城池,河流和山川,就要相对好守多了。 同时,四川的利州路距离陕西路最近,编练新军的速度也快。 十万利州军突袭荆湖北路,差点就打到襄阳。 鞑子偏师的后路面临被截断的危险,不得不从鼎州前线抽调兵马和利州军周旋。 至此,耶律大越的南征军每争夺一个小小的县城,渡过一条河流,攻克一个山口,都得死掉大批汉儿军和俘虏。 当然,南方联军的损失更大些,毕竟新兵战力有差距。 但他们有足够的时间,西迁了大批百姓。 手头丁壮不缺,拼就是了。 更何况,四川路人口过千万,作为大后方,完全拼得起。 唯一让南方各方不满的是,银子好像不够用了。 当他们派出代表找到鲁大昌的时候,差点被喷的体无完肤。 “啥意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