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780节 (第2/2页)
……曹操建立大魏,南征北战,打到最后,竟也把中原打成了关中,打成了那十室九空。 程昱则拱手安慰曹操:“丞相,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……这几年,大魏的征伐的确多了些,特别是去年的后半年,大魏又是征兵,又是征寡,谯沛都如此……更何况,是其它城郡呢?” 呼…… 听着程昱的话,曹操长长的吁出口气,他不由得沉吟道:“这半年,死的人的确太多了!” 是啊,拜那关麟的一鸣惊人,几处战场……曹魏死的人比几年加起来还要多。 这时,一名虎贲军进来禀报,“启禀丞相,天子派使者和夏侯惇一道求见!” 曹操没想到这个时候,天子会派使者,更没想到,夏侯惇被射瞎了眼睛,还会赶到此间。 他心头吁出口气,不由冷笑,“一前一后,还真是会挑时候啊!” 虎贲军士小心翼翼的问:“丞相,先见哪一个?” 曹操说:“天子使者,岂敢怠慢?让天子使者先过来……” 说到这儿,曹操看了一眼那砸在地上的户籍,吩咐县令,“收起来,下去……” 县令连滚带爬的退下,父老里正与一干年迈的乡亲没有曹操的命令,哪都不敢去,只能杵在这儿。 不多时,天子的使者快步走进,向曹操行礼,“启禀丞相,臣高庙使者奉天子之命前来传旨。” 此言一出,一干父老乡亲连忙撩袍跪下。 曹操则慢悠悠的说:“陛下有何吩咐?念吧!” 使者展开圣旨念道:“自古帝王,诏虽号称相变,爵等不同,至乎褒崇元勋,建立功德,光启氏姓,延于子孙,庶姓之与亲,岂有殊焉……夫以圣哲之君,事为己任,犹锡土班瑞,以报功臣,岂有如朕寡德,仗君以济,而赏典不丰,将何以答神,慰万民哉!” “今进君爵为魏王,使使持节行御史大夫、宗正刘艾奉策玺玄土之社,苴以白茅,金虎符第一至第五,竹使符第一至十。君其正王位,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。其上魏公玺绶符策。敬服朕命,简恤尔众,克绥庶绩,以扬我祖宗之休命。” 高庙使者念完,叩头便拜:“恭喜魏王……” 诚如高庙使者念出的,这是一封将曹操从魏公加封至魏王的诏书。 这也是曹操完成修建洛阳后,给予汉室巨大的暗示。 ——这魏王,你天子给也就罢了,不给,他曹操一样会夺。 这本是大汉“房本”向大魏“更名”的倒数第二步。 曹操本该为这件事儿而兴奋、狂喜! 只是…… 此刻的曹操,听着这诏书中的一句句话语,他没有兴奋,没有狂喜,反而感受到了巨大的讽刺…… ——圣哲之君,事为己任。 ——图危社稷,君复命将,龙骧虎奋,枭其元首,屠其窟栖。 ——阳平之役,亲擐甲胄,深入险阻,芟夷蝥贼,殄其凶丑,荡定西陲。 这些本都是丰功伟绩。 可此时…… 面对眼前的境况。 谯沛壮年百不存一,谯沛女人被迫再嫁,个个父老乡亲人心惶惶。 此情此景下,曹操只觉得他愧对家乡父老…… 再联想到,谯沛都是这副模样,那?大魏的其它城郡呢? 他曹操只觉得愧对天下。 是啊。 那些阵亡的战报。 江夏六万、襄樊三万五……这些,在曹操的面前划过时,不过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,可对于整个大魏,对于一个个大魏的城郡,那便是赤果果‘生灵涂炭’一般的现实。 似乎是见曹操没有接旨,高庙使者连忙道:“魏王,眼下天时地利人和皆备,魏王已建立不朽之功勋,千万莫要推迟啊……” 曹操苦笑着问:“天时地利人和?” 言及此处,他转过身,一边顺着那泥泞的道路,往这谯县的村落中走,一边喃喃吟道: “十五从军征,八十始得归。道逢乡里人,家中有阿谁? 遥看是君家,松柏冢累累。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。 中庭生旅谷,井上生旅葵。舂谷持作饭,采葵持作羹。 羹饭一时熟,不知饴阿谁!出门东向看,泪落沾我衣。” 吟出这一篇侯,曹操的心情像是更加的悲壮……他提高了声调,他大声又吟道:“白骨露於野,千里无鸡鸣,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……念之断人肠——” 话音落下。 曹操看到的是这泥泞道路的背后,那隐藏在“太平”、“安恬”表象下,谯县十户九不存的模样。 是那些屋舍还在,却已是断壁残垣,再无人居住的房子,是整个郡县……再也没有了的年轻人! 这…… 这就是他曹操为这世道带来的东西么? 这就是他曹操奋战了一生,为这天下带来的么?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