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906节 (第1/2页)
自打孙权决议背刺荆州,那么……连接着荆南、荆北、交州水路的益阳就变得异乎寻常的重要…… 孙权权衡再三,决定还是交给能让他放心的吴郡四大家族去驻守。 “顾、陆、朱、张”…… 顾家没有帅才,陆家已经跑路了,张家……张温彬彬有礼、能说会道,是个杰出的说客,但不具备统兵的才能,这么去看……还是得把这事儿交给朱家。 可朱治因为丧子之痛,激怒难当,坚持要去进攻荆州。 没办法,孙权只能对朱桓委以重任。 可离谱的是…… 孙权为朱桓送行时,临行前……朱桓忽然端起酒杯对孙权说:“臣就要离开主公远去了,如果能摸一下主公的胡须,臣此生就无悔了。” 神神叨叨的朱桓竟然要摸虎须,孙权……心里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,但还是倚着案几把头伸了出去,让朱桓摸到了他那紫色的胡须,哪曾想……朱桓竟用力拔下来一根。 还大笑着感慨:“臣今天这算不算是拔虎须?” 孙权只能笑笑…… 乃至于这“捋虎须”、“拔虎须”这样的辞藻,一时间在江东流行开来,甚嚣尘上。 当然,孙权心里边是明白的,这“拔虎须”是朱家的态度,是朱家痛失两个后继之子后,对孙权的惩罚……算是小惩大诫! 但考虑到朱家在东吴的地位,与手中超过四万数量的部曲……那源源不断的家族的资源,孙权只能忍了。 对于江东大族,只要不是如陆家那样公然叛逆,他孙权不可能做到像是对那些“流寓”之人一般心狠手辣。 此刻的朱桓毫不知晓外面的一切。 他正在忙另外一件事儿。 一名朱家的族人将一个婢女押解上来,“将军,她就是落头氏!且已经招了,是解烦营的人!” 解烦营…… 这个东吴的情报机构! 自己身旁的婢女是解烦营的人,自然……朱桓能推理出来,她是谁派来的。 “既是解烦营的人,那本将军也不好处置,呵呵……”朱桓冷笑一声,“可你们解烦营那么大的本事,怎生连那甘宁逃跑都拦不住?白白让吾儿,吾侄儿丢了性命!” “来人,把她送出海,给她一艘船,让她在海里自生自灭,哼……若让本将军在东吴再一次见到你,休怪本将军对你不客气。” 说话间……族人便将这解烦营的婢女拉了下去。 如今的朱家,痛失继承人后的朱家,是越发展现出凌厉的一面…… 特别是朱桓,尽管嘴上不说,可他心里头始终记恨着孙权呢。 随着这婢女被押下,族人问:“将军,这婢女失踪,如何向吴侯交代!” “交代?”朱恒冷冷的瞪了他一眼,“吾儿的死?他孙权又向吾交代了么?” 这…… 族人一怔。 可话是这么说,朱桓还是冷冷的提醒道:“先传出消息去,就说这婢女是个怪异之人,每晚睡着后,头就会自动飞走,直到快要天亮时,头才回到身上,昨晚她的头又飞出去了,与她同室的女伴无意为其加被子,将脖子上的缺口堵住,让她的脑袋飞不回来,还是本将军发现,救了她一命,此女不详……已经被吾送往海外!” 啊…… 族人惊了,“将军,这也忒离谱了。” 朱桓一如既往的坚持,“离谱么?甘宁能逃出江东,吾儿被那甘宁所杀,这事儿更特么的离谱,他孙权,整个江东文武是干什么吃的?” 朱桓抱怨一声…… 当然,他提及的这一则“落头氏”的故事,是真有记载的。 朱桓的确有一名婢女,每晚睡着后,头就会自动飞走,直到快要天亮时,头才回到身上。 而朱桓将其视为不祥的异类,为了寻求一个安定的环境,于是将她与她的族人,也就是整个“落头氏”一族迁移到了扶桑半岛,如今在小日子里被称作是‘飞头蛮’! 在飞头蛮的族谱中,他们的起源……也正是源自于于此。 当然,这不是重点,重点是……朱家朱桓,突然就硬起来了。 如今的时局,东吴背刺荆州,整个江东空虚…… 这益阳城的两万朱家部曲,就是他能够嚣张、狂妄的倚仗。 哪曾想,这边……朱桓刚刚处置了“解烦营”安插在他身边的眼线,突然……一名探马快速闯入:“将军,不好了……关家军,关羽带关家军正在向益阳城靠近!” 朱桓骤然惊醒道:“啊?谁?你说是谁在靠近?” “关……是关家军!关家军的统领关羽正骑着赤兔马,一马当先……还有,还有城外……出现了从没见过的攻城器械……” 朱桓将桌案上的笔墨纸砚统统推开,他惊悚的问:“怎么会来这里?关羽与关家军怎么会来这里?明明是江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