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_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94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 第949节 (第2/3页)

,若不是今日收到东吴的情报,我……还被蒙在鼓里!”

    “……不得不说,这个局布的很精彩,也很诡谲莫测,果不其然……那关云旗最擅长如此啊,倒是你……在做使者这一项上的诡辩与胆气,话术与隐忍,呵呵……那关云旗是赢了东吴,赢了曹操,而你则是赢了我,这樽……不该是赔罪的酒,这该是为你庆功的酒啊!”

    说话间,诸葛瑾又自顾自的斟满了一樽,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整个表现出的是彻底的释放,可偏偏这释放中又多出了几许离愁。

    “父亲的心意我明白……”诸葛恪郑重的说:“父亲是既为我高兴,又为东吴惋惜吧……其实,父亲受到吴侯重用,代替了张昭的长史身份,这并非父亲贪婪官职、权利,而是为诸葛氏一族……添一条路啊!”

    诸葛恪能把话引到这里,这让诸葛瑾更惊讶了。

    连带着他好奇……

    眼前这块他从小亲自雕琢出来的蓝田美玉,如今在关麟的手中,又雕琢成了怎样全新的样子。

    诸葛恪的话还在继续。

    “云旗公子总是教我,要能看懂局……看透局面,甚至他还告诉出,琅琊诸葛氏设下的本也是一个局,于是我试着去问他……琅琊诸葛氏的局是什么?他毫无保留,细细的向我讲述……”

    诸葛恪开始侃侃而谈,“其实……父亲与继父的发展是一模一样的,父亲是从徐州流寓到江东,孔明继父则是从徐州流寓到荆州,父亲与步骘、严畯形成了温和的淮泗流寓派系,孔明继父则是与司马徽、徐庶、崔州平、石广元、孟公威形成了荆州的流寓派系……”

    “江东孙策意外殒命,父亲与这些流寓之人集合起来,支持兄长孙权,不支持弟弟孙翊;荆州刘表病重,荆州异主,继父则支持哥哥刘琦,不支持弟弟刘琮;江东这边兄长孙权上位,弟弟孙翊失势,之前支持弟弟孙翊的长史张昭被父亲取代,父亲成为了新的长史!可荆州那边,同样……一边博弈下,兄长刘琦上位了,刘皇叔又接替了刘琦,弟弟刘琮失势,自诩不是刘皇叔的对手,被迫归降曹操,之前支持弟弟的荆州军师将军蔡瑁被继父取代,成为了新的军师中郎将……”

    “江东这边,父亲太明哲了,哪怕父亲是支持孙权的心腹,但孙策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,也不敢与当地的士族们叫板,当地的氏族以顾、陆、朱、张为首,于是父亲便摆低姿态,从未僭越过分毫;”

    “刘皇叔这边,孔明继父也很明白,即便他是刘皇叔的军师,也不能与当地氏族叫板,而荆州派的士族自蔡、蒯两家归曹后,便剩下庞、马、向、习四家,庞家是首屈一指,于是孔明继父便举荐庞统为荆州治中,更是在西征这么重要的行动面前,力荐庞统……他则甘于筹措粮草,做后勤补给之事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儿,诸葛恪顿了一下,继续说:“刘皇叔打下益州后,就派孔明继父坐镇成都,驻守在新领土的中心,同样的,若是东吴攻下荆州,也一定会派父亲为南郡太守……父亲身为淮泗流寓一派的领袖,要帮孙权处理淮泗一派与大族的关系,制衡各方,孔明继父要帮刘皇叔处理的最核心的矛盾,则是荆州派与东州派之间的矛盾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儿,似乎……这一番话还没讲完,但诸葛恪的话却已是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听得入神了一般的诸葛瑾忍不住心头嘀咕:

    ——『他关云旗怎么会知道?还知道的这么清楚?』

    心头这么想,诸葛瑾接着问:“接下来呢?那关云旗……还说什么了?”

    他这一句话都在发颤。

    因为在他看来,这太可怕了。

    他与弟弟诸葛亮走的是一条相同的道路,相通的规划……

    这点……是他们琅琊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