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13章 比烂的时代  (第1/2页)
    横店。    全亚洲最大的影视基地。    华夏每年将近三分之一的影视剧都是在这个地方制作。    很难想象,在二十年前,这里还只是一片荒地。    “这边要二十个鬼子兵,身高170以上的就不要了。”    “临时急缺两个侍女,速度了!”    “大夜戏,愿意的上车。”    某处蹲点门口几辆面包,拉着演员就走。    剩下零零散散几个群演依旧在等着活。    随着科技的发展,大部分人都在群里面等活了。    愿意跑出来在这儿的,基本是找不到活,在这蹲急缺的。    一般这个时候,还愿意跑到这拉人,给的钱就会多一点。    徐嘉坐在车里经过,看到这一幕,很是感慨。    一个个抱着保强梦,可华夏只有一个王保强。    再后面从群演中走出来的,寥寥无几,能走到王保强那个地步的,更是仅此一家。    看看现在的圈子。    不是这个关系户,就是那个带资进组,很少会留下下面人向上爬的梯子了。    不说别的,去京电,中戏等艺校转转。    连二档的艺术院校,也基本被富裕家庭出身的学生所垄断。    “徐总,前面就是剧组了,侯制片一直要求封闭拍摄,所以管理上比较严格。”助理说道。    没办法,苗玉晴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,根本不能陪同。    这个助理还是《琅琊榜》专门派来接徐嘉的。    “拍到什么进度了?”徐嘉问道。    “横店的景差不多快拍完了,听孔导的意思,再有一个星期就会转场。”助理说道。    徐嘉点了点头,既然横店的景快拍完,就意味着进度过了大半。    很快到了剧组。    徐嘉示意不要惊动旁人,免得打扰拍摄,溜溜达达就走了进去。    场上正拍着靖王与梅长苏促膝长谈的戏份。    “金陵城中风云已起,还望殿下,早做决断。”    胡戈和杨阳对坐,单论这句台词,前者可是没少下功夫啊。    说起来,之前让杨阳来演靖王。    其实有些大材小用了,想想后面杨阳的安排。    《花千骨》的男一,《捉妖记》的男一,这资源比老胡都要好。    徐嘉也是真舍得拿资源去捧。    毕竟年龄在这摆着,正是事业上升期,也是最容易吸粉的时候。并且跟公司签下的合约,嘉行获得的利益更多,不捧他捧谁?    反观老胡,只是名义上加入了嘉行。    实际上算是嘉行的合作伙伴,双方关系就差了一层。    另外胡戈的定位也有些尴尬,作为电视剧圈的明星,他在可塑性上要比杨阳差。    因为观众对胡戈更加熟悉,这就少了电影演员最需要的神秘感。    观众要看到角色,沉浸入剧情当中。    受到的干扰越小越好,这也是为何大多优秀的电影演员不愿意上综艺,过多曝光的原因。    章紫怡,刘烨,黄博,邓朝等等,他们在上综艺后,电影资源上其实都有影响,无非是或轻或重,有的人能弥补,有的弥补不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