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十一章 黄袍加身  (第2/2页)
巨大的龙椅给搬到了这里。    “干什么,你们要干什么?”    朱棣“慌了。”手抓脚蹬,但仍然没能逃脱二人的魔爪。    二人将朱棣掳到龙椅前放下,然后一把将朱棣摁在龙椅上坐着。    随后后退一步,朝朱棣跪拜道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    朱棣又惊又怒,指着为首的朱能,语无伦次道:“你……你们……你们真是……害苦了我呀……”    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    群臣整齐划一的声音响彻天际。    “唉,你们真是害苦了我呀。”    朱棣无奈的叹了口气。    “罢了,罢了,都平身吧。”    人心所向之下,朱棣也只得无奈的接受了这个事实。    两个宫人麻利的上前为朱棣将明黄色的龙袍穿好。    朱棣无力的反抗了两下,见实在拗不过他们,也只得任由他们在自己身上施为。    待宫人为朱棣穿好龙袍,方孝孺起身拱手道:“陛下,连日以来,京师遭逢战乱,如今天下人心思定,积压的政务堆积成山,还请陛下早些回到宫中主持大局,莫要在此浪费了时间。”    有了方孝孺牵头,群臣异口同声道:“请陛下移步回宫,主持大局,”    “唉...你们......”    “罢了,便依方卿所言。”    朱棣闷闷不乐的朝身旁的宫人招了招手。    宫人会意,高声尖叫道:“起驾,回宫!”    ......    一场黄袍加身的场景剧,让陈堪看得直呼过瘾。    果然,大明朝个个都是人才啊。    只是,朱棣今日点名要自己随行,难道只是为了让自己来看他演戏吗?    带着满心疑惑,陈堪老老实实的跟在大队伍后面。    反正不管朱棣有什么目的,也得先回宫再说。    从孝陵回京师的速度,就比早上从京师到孝陵要快得多了。    说到底,这次谒拜孝陵不过是朱棣策划出来的一场政治作秀。    现在戏演完了,谁还待在半路上晒太阳。    这可是六月,江南的六月能将人热出翔来。    况且,朱棣现在还得着急回宫收拾建文帝留下来的烂摊子。    登基为帝,可不是自导自演一场黄袍加身,三辞三让的场景戏那么简单。    朱棣打的旗号是奉天靖难,恢复祖制。    既然是要恢复祖制,那么建文一朝的许多政令都需要重新复核。    而重新复核的意思也不是说就要全部否决,还得分辨一下,哪些政令是对国家有利的,哪些是有害的。    有害的废除,有利的换个名字继续推行。    还有许多建文一朝的旧臣,有些需要撸下来,给朱棣的班子腾位置,有些又要加以重用,以此来维持这个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。    当然,还有最重要的一环,那便是如何对于在靖难之中立下功劳的功臣们进行论功行赏。    怎么安排他们在朝中的位置。    朝堂之中空出来的权力蛋糕怎么划分,分给谁。    这一桩桩,一件件的事情,都需要朱棣这个大明帝国新的掌舵人去操心。    根据陈堪的计算,就这些事情,没个三五个月的时间,朱棣别想理出什么头绪来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