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二百七十章 仙道划分,五行灵根  (第3/3页)
体,真气方可离体而出,显于外界。    只是俗世之中,并无能够侦测自身灵根的方法,便只能让武者自行摸索,直到气血见障之后,通过能否晋升宗师,来借此判断自己是否就是‘五行俱全’之人。”    “灵根?五行俱全?细说!”    这份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知识,立刻便引得宗师的好奇,连忙问道。    “正常来说,每个人都是五行俱全之体,几乎没有例外。但若是要修行,还需要更详细的划分。不同的人,对于五行本身的感知也是不同的,内在的差异甚至比人和狗都要大。”    陶述善解释道:“就算是五行俱全,五行本身也难免会有所差异,大部分人也不会绝对均衡,只要五行差异的不太大,便算俱全。而对于仙道而言,灵根本身就意味着对于灵气的亲和力,亲和力越高,越容易吸收灵气,自然也就能够更快的成长、突破。    虽然普通人也能够缓慢的吸收灵气,可那种速度实在太慢,慢到与绝路无异,跟真正具有天赋者相比,就像是吸收一滴水和吸收江河湖海的区别一般,终生无望大道,不值一提。”    灵根,或者说五行本身的亲和力,代表着吸收和炼化灵气的速度。    普通人不是真不能吸收灵气,只是吸收的太慢太慢,终其一生都没有像样的成效,不足道也。    这是一道天然的壁垒,横隔在所有人面前。    “那,五行灵根又是如何划分的呢?”    邹聃立刻问了出来。    “如果将单一灵根吸收灵气的极限速度划分为一百,那最少也要二十才算能够攀登仙道,也就是下品灵根,四十则是中品灵根,六十则是上品灵根,八十便是天灵根了。”    陶述善说道。    “那一百的极限之数呢?”    “一百之数.”    陶述善摇了摇头,说道:“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异灵根了,但不可能出现在人的身上。人本身五行俱全,再怎么有天赋,也不可能到极值。除非是某种特殊的生灵,才有可能做到,而且极端稀少,千百年不一定出一个。”    人生来便五行俱全,全都沾点边。    哪怕在单一方面极具天赋,也不可能别的地方都不管不顾,除非本身就不是人。    “能够有下品灵根,便算是万里挑一。天灵根更是可遇而不可求,哪里有那么容易?好消息是,任何一位渡过五行交感的宗师,资质再差,各方面灵气的感知度最少也有二十之数,定是修仙的苗子。”    陶述善说道:“好高骛远可不好,能有机会修行仙道,已经领先别人太多了。”    尘世顶峰的宗师,到他口中就成了修行仙道的苗子。    足以见得武道和仙道间比之鸿沟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差距!    “这么说来,下品灵根和天灵根,吸收灵气的速度就差了四倍?”    这一次,则是顾担发问。    “没错,就是这么残酷。”    陶述善点头,“天赋高者,数倍领先!”    顾担若有所思。    难怪会将对灵气二十的吸收速度划分为下品灵根——低于二十,那与天赋高强者差距就实在太大,大到便是有所机缘都难以追赶的程度。    下品灵根,需要花费四倍的时间和努力,才能够勉强追赶上天灵根的进度!    “您这里,可有检测灵根的手段?”    诸位宗师面面相觑后,有人开口问道。    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底气,反正宗师是绝对能够修仙的。    但是,谁不希望自己是天灵根呢?    直接变成宗师中的人上人!    五行俱全与五行俱全也不能一概而论!    “仙庭之中,有试灵石,但块头太大,实在不好带出来。诸位宗师若是想检测自身资质,修习仙道,自可前往不周山脉。    反正俗世之中并无灵气,便是知晓自身资质也无甚用处,定是要去不周山脉走一遭的,因此商会也就没有携带。”    陶述善微微耸肩,满脸抱歉的说道。    (本章完)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