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2371章 至死难忘  (第2/2页)
人。    虽然只有一面之缘,但那可是皇帝!    对孙小五这样的小人物来说,见过皇帝,够他吹嘘一辈子了。    事实也是,他回村后,跟全村人炫耀,也时不时回想朱允炆的容貌。    他记得很清楚。    孙小五不动了。    朱允炆如蒙大赦,像溺水之人一样,大口呼吸着口气,拉开了距离。    关于这段,陈宇在朱允炆的日记本里看到,朱允炆在事后,对自己的举动,有着详细且透彻的剖析。    之所以朱允炆没选择让江湖豪杰护驾,而是选择近乎赌命似的,跟孙小五硬刚,赌孙小五认识他,是因为这会儿,朱允炆的心态已经濒临崩溃了。    别忘了,这里是海边。    他从金陵城逃亡,一路向北,再向南。    都被追杀到海边了,天涯海角,怕也不过如此。    他已经没有继续逃亡的空间了。    于是朱允炆内心涌现了一种极端的自毁心理。    他当时的想法是:如果连这点屁事都解决不了,还谈什么复国?若让一具尸体咬死了,那干脆,死了就死了,一了百了。    这是一个被逼到绝境的人,内心真实写照。    不得不说,朱允炆被追杀到海边,内心才崩溃,也足以称得上大心脏了。    换成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,从皇帝,到乞丐,怕不是早拿刀抹脖子了。    朱允炆想得是解脱,哪成想,孙小五真把他给认出来了。    孙小五立在原地,一动不动。    朱允炆缓了缓,立即开始摆谱,装比。    他竭尽全力,嗓音洪亮,话语传遍小渔村的每一个角落。    他用皇帝的口吻,训斥道:“孙小五,你可知晓,朕乃大明天子!”    “既然你已亡故,何苦执迷不悟,继续贪恋红尘?”    “朕望你迷途知返,切莫再惊动村民故友!”    “你杀害村长儿媳,依大明律,当斩!”    “然念你有军功在身,朕放你离去,今后不许再来,叨扰村中百姓!”    朱允炆话音刚落,小渔村紧闭的家家户户,村民全部走了出来,翘首盼望。大明天子对决不死怪物,这样的戏码,在这座小渔村可是头一回上演。    朱允炆的话,居然真的生效了。    孙小五晃了晃死人头,僵硬且迷茫,向后退了。    一步、两步……    孙小五真的听从了朱允炆的训斥,放弃了回村游荡,离开了!    尽管这在现代人看来,有些扯蛋。    不过陈宇知道,那是明朝。    在古代百姓眼里,皇帝最大,是至高无上的存在。    穷苦老汉敢骂皇帝,是因为光脚不怕穿鞋的,且他也没见过皇帝。    而孙小五不一样,孙小五当过兵,真的见过皇帝。    孙小五活着的时候,的确被高台上检阅悍卒队伍的朱允炆,震慑过。    当时高台上的朱允炆,轻轻点了点头,随即皇令化为一道道军令,传进每一位悍卒士兵的耳朵里,大军浩浩荡荡开拔出城,准备与朱棣的燕军决死。    那恢宏的场面,哪一个热血男儿不为之感染?    孙小五同样至死难忘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