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6章  (第1/2页)
    陆溯打断他,“没可能。”    沈屿澈还是笑盈盈的,他回头好奇,“为什么?”    “不喜欢年龄比我大的。”    沈屿澈终于笑不出了,他强调,“就两岁!”    陆溯一如既往,全然不在意沈屿澈为何能跟来疗养院,他淡淡扬唇,“一天都不行。”    *    徐回周回到市区,有一段路碰上堵车,三点才到中心区的老茶馆。    露天的停车场,徐回周下了车,隔着一条江,对面是联排的气派写字楼,陆氏总部四个字看得清清楚楚。    徐回周收回视线,进了茶馆。    这家老茶馆有百年历史,环境古色古香,一楼演出大厅,二楼三楼私人包间。    每天固定表演一出戏,交杯茶钱就能听,要有客人另点戏,能蹭着听一天。    工作日下午,客人不多,基本都是上年纪的中老年,徐回周挑了张角落的空桌坐下,扫码点了一壶普洱茶,一小碗清汤面。    服务员很快送餐,还送了一碟瓜子花生。    清汤面清淡,但放有猪油,加上酱油鲜味和青葱香味,有一股诱人的香味,徐回周抽出了消毒筷。    今天台上唱的是《借东风》,讲的是《lt;a href= target=_blankgt;三国演义》里赤壁之战的故事。    徐回周偶尔剥两粒瓜子花生,台上唱到“我料定了甲子日东风必降”,他端起面碗连汤喝了干净。    放下碗胃照例撑得不舒服,但今天不用急了,徐回周倒了一杯普洱茶,慢慢喝着听戏。    一出戏唱完,那壶普洱茶还剩一半,徐回周看眼时间,快四点了。    今天没人点戏,大厅的人陆续离座。    徐回周喊来服务员,翻着戏本说:“点出戏。”    服务员麻溜下单,“好嘞!您贵姓?”    “徐。”    下一秒,茶馆广播就播报,“徐先生请大家听《穆桂英挂帅》!五分钟后开场!”    《穆桂英挂帅》点戏费不低,走的人又坐回去,纷纷鼓掌询问谁是徐先生。    很快四方目光汇聚在唯一面生的徐回周身上。    徐回周从容微笑,举杯一一向打量的目光敬茶。    接着几日,徐回周每天两点准时光顾茶馆,然后点一出戏,六点才离开。    渐渐有人主动来找他聊天,得知他刚回国,对茶文化戏曲文化很有兴趣,来找他拼桌的更多了。    徐回周话少,都是听,但他听得很认真专注,这些消磨时光的老人总拉他聊到饭点才放他走。    这天周六,徐回周正在听几个老戏迷侃侃而谈,一道身影走进茶馆,直上了二楼包房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