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69章 (第1/2页)
凉州的书店确实生意红火,听说沙州高昌那边更是文风昌盛,每个坊都有一家书店。 王茂咳嗽了一声说道:“造纸坊可以开一家,不过我觉得制衣工坊更有前途。” 第三百四十五章 宗族的本与末 众人看着王茂,制衣工坊在沧水村就有一家,招募了不少农闲的妇女在里面工作。 那家制衣工坊只有两台缝纫机,五六个踩缝纫机的农妇,看起来生意也不是太火爆的样子。 王茂清了清嗓子说道: “我说的制衣工坊,不是这种小工坊,我们要搞,就要搞大的!” 王茂说道:“我已经让峻儿打听过了,王贡生也帮我们打通的关系,刺史府从瓜州订购了不少缝纫机,我想要去租赁一百台!” 一百台!? 众多族人都惊讶了,缝纫机这东西一看价值就不菲,王茂竟然一下子要租赁一百台。 宗族会议也不是王茂这个族长一手遮天的,而起兴办工坊这件事,也需要全族的配合。 他耐心的说道:“不是买一百台缝纫机,是租!” “刺史府有政策,刺史府的缝纫机可以租给工坊主,租金就从收入里扣,只要租满了两年,那这批缝纫机就是我们的了。” 一些会算账的王氏族人眼睛一亮。 两年的租金肯定要比直接买便宜,而且租要比买灵活,如果干不下去可以退租。 王茂继续说道:“刺史府也说了,如果办不下去退租,只要多付一个月的租金当做违约金就行了。” 这下子众人的眼睛也都亮了,这个政策可是相当的优厚啊。 王茂继续说道:“不过租缝纫机要给押金,族中公库的钱差不多够付了,但是要开办工坊平整厂房什么的还要大家再凑凑,大家觉得怎么样?” 太原王氏这种传承了几百年的家族,自然有一套自己的家族体系。 家族有公库,有公田,遇到置办族产,或者全族需要花钱的时候,钱都是从公库里出。 公库的钱还用来供养家族祠堂,抚恤家族中孤寡的老人,失去父母的孤儿,供应族里子弟读书用。 而每房每户还有自己的私钱,这是一个家庭自己的钱,具体怎么用是各房各家的家主来支配。 如今这支王氏旁支被拆成了十七户,钱就是要这十七户的家主出。 王茂看了看,在他的威信下,众家主纷纷表态,愿意出钱开办工坊。 王茂继续说道:“这个钱,也不是让大家白出。” “峻儿在陇右的报纸上看了,如今在沙州高昌有一种公司。” “按照出钱的份数,分到相应的股份,到了每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