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932章 (第2/2页)
随着玩家逐渐离开陇右,不少吏员岗位也随之空缺出来,陇右的原住民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了李倓的官府中。 不过随之而来的,以前清廉高效的玩家基层组织逐步解体,新纳入的陇右土著基层吏员队伍,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。 就在三月末,李倓给陇右的内卫玩家们发布了一个巡查地方的任务,结果也是触目惊心,发现了好几起吏员贪腐案件。 这些案子虽然不大,涉事吏员也都得到了惩办,可是依然让李倓警醒。 陇右的官府规模本就大于大唐,任何一个近现代政府都需要大量基层岗位。 这些掌握了部分基层权力的土著,可不比只要贡献点,“无欲无求”的玩家,他们在本地有亲族,有欲望,有社交圈子,自然不可能和玩家那样清正廉洁。 除了贪腐之外,还有懒政,庸吏等问题,这些都让李倓非常的头疼。 虽然快刀斩乱麻的清理了这些官吏队伍中的毒瘤,但是李倓知道这样的事情,随着所控制地盘的增加,只会越来越多。 不过吏治这种事情,已经是千古难题了,古今中外都没有太好的办法,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陇右的内卫组织全部是玩家组成的,相对比较纯洁,还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督。 处理完毕了内政,李倓又看向军事问题。 尉迟信从辽东上了一份很厚的进攻范阳的战略。 尉迟信和张广德乔庄在范阳考察了一番,甚至混入了范阳的治所涿州城,根据在范阳的情况,尉迟信上了一份新的战略。 范阳之所以更支持安禄山,是因为比起关中地区,河东的土地兼并并不严重。 这并不是说范阳没有土地兼并,随着这些年连年打仗,范阳也出现了一大批因为军功和获得封地的军事地主,再加上那些进入河东军政系统的世家,范阳同样也有土地兼并的问题。 只是因为比起关中稠密的人口,范阳人口较少,可以拓荒的土地多,自耕农还有土地可以维持生活。 除此之外,在安禄山叛乱之前,大唐朝廷为了安抚安禄山,已经免了河东三镇向朝廷缴纳的租庸调,依靠这种藩镇割据的局面,也让河东三镇避免了被朝廷的盘剥。 这些钱当然大部分的也是进了安禄山等统治阶层的腰包,可是客观上也让范阳的税赋要比大唐其他地区低很多。 整个河东的精英阶层,都能看到其中的利害关系,所以也都坚定的支持安禄山以及后面的史思明。 按照尉迟信所上的报告,客观上河东是一个更加清廉,阶层流动性更强的小朝廷,这也吸引了河东寒门进入安禄山的伪燕朝廷,比如当年安禄山的谋主,后来投降大唐的严庄,就是河东的寒门士人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