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971章 (第2/2页)
涨的粮食价格。 可是现在的长安粮食供应充足,粮食价格上涨是因为百姓不信任乾元重宝,所以将手里的钱换成粮食。 官府以平价卖粮,还没卖两天就被哄抢了干净,政事堂连忙停止了这个政策。 接着政事堂又严令长安粮食价格上涨,命令各衙门巡视粮店,禁止高价卖粮。 可是没想到这条政策执行了一天,接着长安的粮店都开始卖掺了大量沙子和谷糠的粮食,价格还是和朝廷规定的价格一样,而就算是这样的劣等粮食,依然被百姓们疯狂抢购。 政事堂的诸位宰相们绞尽脑汁,长安的物价依然在涨,黑市兑换乾元重宝的价格依然在跌。 就在诸位宰相们焦头烂额的时候,王成伟这个慈恩寺用假钱放贷的案子,立刻引爆了宰相们脆弱的神经。 “查!一定要严查!” 一向刚烈的宰相张镐是今日秉笔的宰相,看到这份奏疏后,他立刻写下了自己的处理意见。 其余宰相看到王成伟的奏章,也立刻附属上了自己的名字,然后命令太监送进宫中。 这几天皇帝李亨也被乾元重宝的事情折磨的不轻。 那些市面上的劣质假钱从何而来,李亨心中自然清楚。 普通百姓哪里有能力铸钱啊,能做这些事情的,必然是长安的豪强权贵。 朕之前处理了太子和齐王,都没能震慑住这些利欲熏心的家伙,大唐前线还在打仗,这些家伙还如此的不知收敛! 李亨已经将乾元重宝发行遇到的问题,都归结到了市场上假钱太多这个原因上。 归因,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。 在发现一件事后,归结这件事出现的原因,这就是归因。 而李亨显然没有想过,为何百姓会抵制乾元重宝,为何商人会不信任乾元重宝的币值。 一枚开元通宝重量是两铢,一枚乾元重宝不过六铢,市面上假钱泛滥,难道原因不是朝廷新钱成色不足吗? 很显然皇帝不会在自己的身上归因,他将乾元重宝发行的问题,全部归因于那些私铸假钱的人身上。 看到王成伟这封奏章,李亨火冒三丈。 皇家敕封的寺庙,竟然带头用假钱来放贷,李亨本来就对那些秃驴没好感,这下子更是愤怒到无以复加! 好啊,朕用了那么多办法,想让乾元重宝流通起来,慈恩寺竟然在暗地里拆台。 查!一定要严查! 李亨拿起御笔,立刻批了王成伟的奏章。 他又对穆荣问道: “慈恩寺在民间风评如何?” 穆公公明白,这是皇帝考验东厂办事能力的时候到了!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