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023章 (第2/2页)
张端阳却冷眼看着他。 其实从浙东玩家的情报,张端阳已经知道了浙东八州的情况。 靠海的几个州在朝廷开了海贸之后,本地豪强和水师卫所,几乎都参与到了走私贸易中。 甚至可以说这些赶来求援的州刺史,自己也说不上多干净。 之所以他们听说张端阳带来私兵,就赶忙到会稽求见,他们误以为带了五千私兵的张端阳是得到了朝廷的秘密旨意,是来清查浙东走私的案子的。 这些州刺史,有的为了能够洗脱自己的嫌疑,有的是真的忧心治下海盗问题,有的是害怕影响前途,所以才齐聚在会稽。 而睦州就是整个浙东八州海盗最猖獗的地区,睦州治所还淳县几乎成了一个走私基地,从镇海军到各级的官吏,本地所有的豪强大族,几乎都参与了走私的活动。 走私活动这么猖獗,最大的原因自然是丰厚的利润了。 江东地区本来就是丝绸的产地,而浙东从大唐开始,也陆续有官窑和民窑开始烧制陶瓷器,这些都是出口的硬通货。 扬州的丝绸贸易都要通过市舶司定价,价格高不说还要上市税,不少懂行的外国商人,就在睦州外海停船,然后从睦州购买走私的丝绸。 这些丝绸的定价远不如扬州高,但是不用上税,质量上也不如扬州丝绸高,所以依然可以赚不少钱。 除了丝绸之外,瓷器、茶叶、药材,也都是走私的项目,还有从扬州购买的陇右特产,香皂、油灯、火柴这些,也受到外国商人的欢迎。 而珠宝、香料这些外国商品,同样也会在睦州卸下来,以更低的价格卖到东南各地。 高适之所以对张端阳这个浙东观察使这么重视,也是因为浙东猖獗的走私影响到了扬州的收入。 除了走私之外,袭击商船的海盗也影响了东南的安定,如今在睦州也形成了处理被劫商船货物的地下销赃线,整个东南地区被抢劫的商品都会汇入到这个地下黑市,变成普通商品销售出去。 睦州这么搞,得利的都是本地士绅,但是对于钱询来说可就是灭顶之灾了。 钱询又不是本地人士,走私、海盗、黑市这些行业他没有亲信可以参与,就算是受贿也拿不到多少钱。 一旦睦州事发,那么他这个州刺史责任最大,丢官罢职都是轻的,弄不好还要下狱治罪。 可钱询也清楚,自己根本没能力阻止睦州上下走私,还淳民风彪悍,弄不好激发起民变自己肯定也惨了。 所以听到张端阳带领五千私兵去了会稽,钱询是最激动的,他也是最先跑到会稽求援的。 第六百七十四章 长安乱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